司馬敬
美股上周五在「一月效應」創出19年最大升幅的基礎上,再猛升149點或1.08%,道指衝破14,000關,收報14,009,而標普亦勁升1.01%收報1,513,俱創逾5年來新高。美股升幅超市場預期之外,主要是1月非農業就業職位增15.7萬個,雖略遜預期,但大幅上調11月、12月新增職位,顯示就業狀況改善,同日公布的1月製造業供應管理協會指數大升至53.1(預測50.6)。至於1月失業率微升至7.9,市場解讀為受去年底「財崖」危機影響所致。可以說,美股延續升勢的動力仍來自歐、美、日無限量寬的前提下,炒環球經濟復甦及企業盈利上調,這個大環境續有利今天假後復市的亞太區股市,承接美股強勢而進一步上升可期,日本、內地、香港、韓、台、印度、印尼等主要市場料有較佳表現。今天立春,港股有望向24,000關進發。
上周五期指好友大戶炒高水36點度周末,果然美股當晚以大升近150點完場,足見雲集本港的跨國對沖基金對美數據掌握了最準確的判斷。
美國股市「一月效應」非同凡響,道指收報13,860,全月大升5.8%,是1994年以來的19年最佳的一月升市,而標普500亦大升5%,為1997年以來最大一月升幅。為甚麼有如此偌大升幅呢?除了傳統的稅務效應令投資者回購股票外,主要是去年11月初奧巴馬順利連任總統及12月初聯儲局加碼無限量寬,即QE3.5,在奧巴馬政治強勢下,國會兩黨亦在一月一日通過延長提高國債上限3個月,避過財政墮崖,令大量在債市觀望的資金紛「出逃」投入股市,直接推動美股乃至亞太區股市在1月內的顯著上升。當然,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數據進一步顯示見底回升及確認走出硬著陸威脅,亦增強外資大舉投入處於偏低的A股市場,也成為一月升市的主要特點。
弱日圓政策市威力大
另一邊廂,安倍晉三上台前後已制定的弱日圓及大幅上調通脹目標政策之後,日圓連跌12周,美元兌日圓最高升破92關,日圓期間大跌16.6%。至於日股剛好相反,連漲12周並一度升穿11,200點,成為54年來最長氣升浪。「政策」左右財金市場的影響表露無遺。講開又講,梁特首上台後全力遏抑樓價升幅過猛,但半年來失效,乏權威震懾之外,加徵重稅未能實質遏抑需求是癥結,大增土地供應遠水不能救近火,而現況下的物業租賃市場滿約後可無限加租,到頭來又激發自保需求。
滙豐控股(0005)宣布,中國保監會已在2月1日批准滙豐所持平保(2318)15.57%股權售予泰國的正大集團,買方已經以現金支付第二批9.76億股份的代價(合共575.91億港元,約74.31億美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上述股份在周三可完成轉讓。首批股2.56億股(涉151.45億元,每股59元)已在去年12月7日已轉讓。換言之,滙豐在全數出售平保股權已掃除陰霾,為滙豐估計帶來逾200億元盈利。平保股權明朗化有利股價前景,美市預託已升至72.3元,為平保上周重上70元關後增添動力。平保股權順利大易手有利內險、內銀、券商股續向好。
港二三線股在過去一個多月紛見倍升股,升到你唔信,如中國保綠(0397)、駿科(8081)、漢能太陽能(0566)、位元堂(0897)、PNG資源(0221)、星獅(0535)等。至於麗新系亦炒大折讓迭創多年新高,升勢有餘未盡,「牛三」升浪已率先在上述股份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