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伯伯表示,寫書法是自己的精神寄託。 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曹晨)利是、揮春均是農曆新年必備,當中的學問殊不簡單。雖然印刷的揮春、對聯早已大行其道,但始終不及逐張手寫的氣勢和情感。現年70多歲、25年來堅持在旺角街頭擺檔寫揮春的胡伯伯,以傳統書法藝術為喜慶的日子增加氣氛。另有本港的利是封收藏家,收集本港由上世紀40年代至今的利是封,其中不乏已絕版的70年代塑膠利是封,定會勾起港人的集體回憶。
不僅餬口 精神寄託
揮春、對聯及福字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70餘歲的胡丁強,於旺角砵蘭街開設揮春檔口,25載為港人增添新春的喜慶氣氛。別看胡伯伯年紀已逾古稀,但提筆有神,字跡蒼勁有力,雖然每張揮春的售價僅為10元,對聯也不過每對120元,從摺紅紙、稀釋金漆、洗毛筆到完成作品,在熙熙攘攘的旺角街頭完成如此耐心細緻的工作,實屬不易。
縱使工序複雜,但胡伯伯完成起來卻毫不費力,一副揮春不消5分鐘便可完成。胡伯伯表示,雖然現時印刷業發達,令自己少了許多生意,但對他來說,寫書法不僅是搵食,更是一種精神寄託。
傳統揮春暢銷 移民客幫襯
農曆年前胡伯伯的攤檔生意興隆,記者現場觀察,1小時內已有約10位顧客來訂做或取走訂製的揮春。移民澳洲的洪婆婆表示,在港置辦年貨後要帶回澳洲過年,而傳統的揮春必不可少;從事建築業的林小姐認為印刷品沒有新意,因此從友人處得悉胡伯伯揮春寫得好,特意由觀塘前來訂做揮春;大學生吳小姐則表示,家中已光顧胡伯伯的攤檔逾10年,今年也不例外,請胡伯伯書寫了金色的「福」字及「出入平安」,祈求來年全家平安如意。
收藏家:膠利是封曇花一現
利是可以說在農曆新年最受年輕人歡迎。收藏利是封逾廿年的非牟利文化機構「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表示:1970年代本港塑膠工業蓬勃發展,一度出現了塑膠利是封,但由於塑膠具有難聞的氣味,且容易黏連令燙金花紋脫色,令這種利是封曇花一現,僅風行了約3年至5年就銷聲匿跡。
今時今日的利是封五花八門,市民可以隨自己喜好選擇款式。本土創意公司「大喜慶」,每年均會推出應節的利是封產品。負責人Gerald介紹,為迎接蛇年來臨,公司已推出有蛇概念的利是封,封口處為蛇頭形狀,並加入浮雕效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