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高端訪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稿:教授著述豐碩 受父影響深遠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9]     我要評論

 以涉獵廣泛、評論老辣和語言詼諧著稱的張頤武喜歡就各種新興的文化現象發言,並始終專注於研究全球化和市場化激變中的中國大眾文化和文學,翻開張頤武的簡歷,入目的是長長的學術論文和專著目錄,而就在莫言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之時,張頤武又在北京首發了新著《全球華語小說大系(十卷本)》,這不僅是張頤武的夙願,更是對新世紀中國文學的全景式掃描。

 「很多搞經典文化研究的學人,不屑於接觸大眾文化。而我始終是兩條腿走路,多年來,我的研究的方向是大眾文化和純文學並重。」張頤武說,當前,內地、港台及海外華文文化在框架上已日漸融為一體,雖有很多複雜和微妙的碰撞,但大趨勢仍是融合。「我的研究目的是要將華文文化的全球性充分展示出來。」

父親治學嚴謹受益終身

 新著問世,張頤武談及此時毫不掩飾父親對自己的影響,「大學校園中濃厚的學術氛圍以及父親嚴謹的治學態度,對我日後所從事的學術研究工作影響深遠」。

 張頤武的父親張公瑾是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系教授,張公瑾曾先後就讀於東吳大學和復旦大學社會系,1951年到中央民族學院語文系學習民族語文,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系教授,在傣族語言文字研究上有很高的學術造詣。

 「那個時候,父親為了更好地研究傣語,曾長期在雲南省傣族同胞的聚集區生活,與當地居民同吃同住。在經歷了這樣一段生活之後,父親對傣語能說能用,在認識上有了明顯提高,為他以後的學術研究打下深厚基礎。」這也讓張頤武意識到,做學問就要扎扎實實,要熬得住,「物以稀為貴,現在學術界缺少少數民族語言類的專業人才,所以相對而言更容易出成果。但從事這一專業必須要熬得住,耐得住寂寞。」

相關新聞
專訪北大教授 著名評論家張頤武:全球華語文心 還看神州雕龍 (2013-02-19) (圖)
文化自信 利跨文化傳播 (2013-02-19) (圖)
獨特人性 獲最廣泛共鳴 (2013-02-19)
特稿:教授著述豐碩 受父影響深遠 (2013-02-19)
教授答問:莫言獲獎 提升華語文學地位 (2013-02-19)
教授答問:中西方主流 都接受莫言 (2013-02-19) (圖)
張頤武簡歷 (2013-02-19)
美卿換人 對華趨務實靈活 (2013-02-09) (圖)
催升人民幣 議員官員有分別 (2013-02-09) (圖)
美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2013-02-09) (圖)
釣島問題 美會更理性 (2013-02-09) (圖)
希拉里話太多 手太長 (2013-02-09) (圖)
黃平簡歷 (2013-02-09) (圖)
專訪廉政政策研究專家毛昭暉:中央重拳打貪 瞄準三隻大老虎 (2013-02-08) (圖)
毛昭暉簡歷 (2013-02-08)
強勢反腐成重要治理工具 (2013-02-08)
推進政改 三招斬斷腐敗利益鏈 (2013-02-08) (圖)
杜絕地方買官 中央須加強巡視 (2013-02-08) (圖)
專訪解放軍少將 著名戰略專家羅援:防範日本偷襲 作中型戰爭準備 (2013-01-22) (圖)
中日軍力對比 中國整體佔優 (2013-01-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高端訪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