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朗天
《驚慄大師:希治閣》(Hitchcook)上映,有人問為甚麼不把片名譯作《緊張大師希治閣》?畢竟,「緊張大師」這個諢號,本地影迷已叫了數十年。知情者解釋,電影是根據《Alfred Hitchcock and the Making of Psycho》這本以《觸目驚心》(Psycho)拍攝前後花絮為主題的論著改編,台灣把它譯成《驚慄大師希區考克:重返驚魂記》。何況,希治閣擅拍驚慄片,「驚慄」指向一個類型,「緊張」只是這類片所經營的氣氛。言下之意,用上「驚慄大師」這稱謂,除有所本,還有正名的意義。
不過,相信大部份香港影迷,對上述說法該很難苟同。因為「緊張」非限電影氣氛,也指向希治閣本人的性情。突然跟從台譯或中譯也很難理解,因為片中字幕明明仍稱Psycho為《觸目驚心》,而非《驚魂記》,希治閣也沒叫作希區考克,片末時安東尼鶴健士也自稱為「驚慄片的緊張大師」……何故片名突然放棄港式慣譯?
翻譯其中一個最大的敵人是不一致。文本內的不一致固是壞譯、惡譯。文本與相類文本之間的不一致,也有破壞傳統、撕裂脈絡的惡果。
知識反映權力,有時它甚至便是權力。港譯逐漸撕離自己的粵音傳統脈絡,改向國音靠攏,是一個大家都注意到的趨勢。變化不一定不好,問題只是:當改變來得無據可依,便顯得粗暴及令人不欲依從。
例如高達名作《斷了氣》,以前港譯作《慾海驚魂》,但後來也自然轉為現在這個定譯。但《金枝玉葉》仍不便跟譯為《羅馬假期》;《露滴牡丹開》不便隨譯為《甜美生活》。
內地譯片名很多是直譯,常常鬧出笑話(例如把The Day after Tomorrow 譯作《後日》),台譯有時也頗令人哭笑不得,如把Three Men and a Baby(港譯《BB也瘋狂》)直譯為《三個奶爸一個娃》;Warm Bodies(港譯《熱血喪男》)意譯為《殭屍哪有這麼帥》。港譯,一向是三地中最穩當的;胡亂跟風有時不止於放棄自身傳統,甚至意味放棄文化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