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中國市場雖然遍地是金,但也不代表人人可以賺得盆滿缽滿。據百思買之後,歐洲最大消費電子零售商萬得城同樣敗走中國。萬得城中國日前在官方網站上宣佈,將於3月11日關閉上海7家門店,萬得城上海淮海店將作為主要的客戶服務中心繼續運營,至4月30日關閉。分析指,成本高、規模小,以及傳統門店的銷售受線上擠壓,是萬得城在中國的死因。
競爭烈 去年料蝕3.2億
據悉,關閉店舖決定是由萬得城中國的兩大股東德國麥德龍集團和富士康科技集團批准作出的。萬得城電器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浦紹博稱,該決定是基於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以及建立和運營必要業務規模所需的巨大投資而作出的。據報道,2012年前三季,萬得城中國銷售收入為1億歐元(約8.09億元人民幣),全年預計虧損4,000萬歐元(約3.2億元人民幣)。
2010年底,麥德龍夥富士康在滬開設首家萬得城旗艦店,當時聲稱將在未來2年內投入2億美元,在上海開設不少於10家門店;並計劃從2013年到2015年擴展至全國,開店過百家。不過,雖然中國CEO換了幾任,但至今萬得城在上海只有7家門店。今年1月,控股方麥德龍已對外聲明,稱萬得城中國兩年試水已結束,決定終止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買斷式經營徒增成本
據了解,萬得城一直採用「買斷式」經營,這種方式雖在某地區市場某個時間段獲得獨家經營權,但現款現貨無形增加了進貨成本,也容易出現貨品積壓。此外,萬得城打造的「體驗店」模式創新,卻沒對市場掀起「風潮」,反陷入對手包圍。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指,永樂、蘇寧、國美多年來在中國家電市場的跑馬圈地,加上電商巨頭崛起,外來家電零售企業很難在內地站穩腳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