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七彩雲南,壯闊山水旖旎風光美景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正在轉化為經濟增長與綠色環保兼顧的能源發展新景觀。近年來,雲南能源產業發展結構不斷優化,新能源開發全面推進,建設中的中緬油氣管道填補了雲南石油煉化產業的空白,能源生產、消費保持穩定增長,能源產業已成為雲南省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雲南作為中國能源基地的雛形日益顯現。 ■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豔娟 昆明報道
資源豐富 產業發展風光無限
南省內河流分屬6大水系,落差大,水量大,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9795萬千瓦,居全國第2位,佔中國水電經濟可開發量的1/4;太陽能資源豐富,全省年平均日照2200小時,年接收太陽能能量相當於每年獲得731億噸標準煤,居全國第8位;風能總儲量1.2億千瓦,可利用面積4.5萬平方公里;煤炭資源豐富、煤類齊全,是國家13大煤炭基地之一;生物質能原料種質居全國之首,擁有木本油料植物200多種;淺地表煤層氣資源總量居全國第9位;葉巖氣預測資源總量達10萬億立方米以上,為中國葉巖氣較豐富的五個區域之一。
雲南得天獨厚的能源資源,使得雲南能源產業發展迅猛,亮點突出。亞洲最大光伏電站項目——昆明石林太陽能光伏並網電站,中國海拔最高、雲南第一個風電場大理大風壩風電場,中國裝機容量第三大水電站小灣電站等重大項目均在雲南境內。2012年,雲南在中國首創研發成功生物航油,實驗室工藝技術研發的生物航油主要指標達到內地瀉噴氣燃料國家標準,其工藝路線實現了製備航空柴油工藝轉化過程,具有規模化生產航煤的推廣價值。
數據顯示,雲南省自2006年啟動新能源發展戰略以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齊頭並進。預計到2015年,全省新能源行業總產值將達130億元,促進農民收入增加36億元。記者從雲南省能源局綜合處瞭解到,雲南省有7個縣成功申報國家綠色能源示範縣,成為獲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數量最多的省(區)之一。
配套完整 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卓越的區位優勢,新型能源產業的崛起,西電東送戰略以及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等發展機遇,使得雲南能源產業迎來了真正的春天,排兵佈陣於國家能源發展這盤大棋上。
十年來,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能源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雲南省能源局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雲南省能源一次能源生產總量、消費總量均超過1億噸標準煤,同比分別增長5%、4.8%,有力支撐了雲南省經濟實現增長13%的目標;能源工業(不含石油、天然氣)完成銷售收入1778.36億元,同比增長61.6%;完成增加值673.9億元,同比增長11.5%,佔雲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9.7%,佔全省GDP的6.1%,能源產業支柱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2012年,雲南省電力裝機達到5042萬千瓦,全年累計發電量1745.5億千瓦時,西電東送和雲電外送444.9億千瓦時;農村電網戶表改造率達89%,全面解決了無電地區無電人口用電問題。
「十二五」期間,雲南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建設三江幹流水電為主的國家級電力基地為中心,以中緬油氣管道和石油煉化基地建設為突破,以煤炭基地建設、太陽能和非糧生物質能為重點,積極有序開發能源產業,同時積極培育和開拓省內、省外及境外三個電力市場。將雲南打造成國家西電東送清潔能源基地、新興石油煉化基地、新能源示範基地和國家西南境內外電力調配樞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