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鴻福堂執董司徒永富指,八十後員工在乎尊重、信任、參與及未來發展。 記者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楚茵)訪問當日,環顧鴻福堂辦公室,約80%員工皆為活力充沛的八十後,笑聲也不時由室外傳來。坊間有指八十後工作時帶來的麻煩不少,然而司徒永富卻慢慢向小記講拆解之法。他指,八十後在乎尊重、信任、參與及未來發展,最不願面對辦公室政治,故此公司每三個月開辦一次「紅人大會」,公開企業的發展,讓員工清楚公司要求,安排最適合的員工做最合適的工作。
談及八十後、九十後時,司徒永富甚為欣賞他們的創意,更指公司近年的「唧唧龜苓膏」就是他們的「火花」。如此重用年青人,又會否此消彼長,惹來老臣子不滿?他認為,公司成長會開拓不同的職位,故不存在偏重誰的說法。公司更特設「關鍵時刻」讓不同階層的員工去各部門,甚至生產部門實習,以理解產品及學懂欣賞公司產品,讓大大小小員工都可有更大發揮空間。
分手痛苦仍需問原因
不少人認為年輕人的流動性太高,總是「坐這山,望那山」,投放資源培訓最終變成幫助其他公司栽培人才。司徒氏承認遇過這情況,但會想「員工去留就似拍拖,當下失戀好痛苦,但廿年後回首,就會覺得只是一件小事。」故此對於員工離職,他認為最重要是究其原因,因為公司非投放很多資源於宣傳上,多靠口碑,若員工不信任公司,他們在網上「鬧爆你」,所謂的口碑就蕩然無存。
回流員工「有火」頂十個
的確,近期就有萬寧小職員不屑公司助長水貨客搶奶粉,憤而辭職,再而網上大爆內幕。因此,司徒永富非常堅持公司內部透明,更認為即使員工離開,但都可以成為公司顧客,成為公司增長動力。他更樂觀地指,「如果哈佛願意收你的學生,為何不讓他去?不同的只是畢業地點而已。」
在早一陣子,一個年輕職工向司徒永富表示加入公司前,本意只是為找份普通工作,怎知卻找回自我,要離開公司去進修。本身是基督徒的司徒很欣喜,指人能擁有自己的靈魂很重要,而通常十個離開的員工總有一兩個會回頭,那一個「有火的員工,已可一個頂十個散兵游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