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張曉明促推進香港與內地合作交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聯辦主任 張曉明。黃斯昕 攝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黃斯昕)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張曉明昨日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並發表講話,提出了三點看法。他指出,推進香港與內地經濟交流合作,需要更宏大的戰略眼光、更務實的態度、更善於創新的勇氣和更寬廣的胸懷,在謀劃香港的長遠發展戰略時,要自覺地把香港的發展戰略與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銜接好,把香港的發展前景與國家的發展需要結合好,並要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態度,減少誤解,化解矛盾,以強化推進香港與內地經濟交流合作。(張曉明講話全文刊A15版)

 張曉明昨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香港代表團討論會上,以《順應共同發展大勢,推進兩地交流合作》為題發表講話,提出了三點看法:一、推進與內地交流合作,是香港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環境中謀求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二、推進與內地交流合作,是香港把握國家發展的巨大機遇實現自身更大發展的現實需要;三、推進香港與內地經濟交流合作,需要更宏大的戰略眼光、更務實的態度、更善於創新的勇氣和更寬廣的胸懷。

戰略要與國家銜接

 就最後一點,張曉明提出了四項建議。一、要登高望遠,有更宏大的戰略眼光。他解釋,香港已不再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謀劃香港的長遠發展戰略時,不僅要立足於香港本地實際,更要放眼全球,準確判斷國際經濟格局等大趨勢,「更重要的是,要自覺地把香港的發展戰略與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銜接好,把香港的發展前景與國家的發展需要結合好,從而確定香港的產業發展戰略,找準合作方向重點」。

 二、要積極作為,有更務實的態度。張曉明指出,這些年來,國家幾乎每年都會推出一些新的政策,由於兩地發展水準、法律制度、政府管理方式等不同,部分政策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部分合作領域還未全面拓展,展望下一步,關鍵是要加強交流、溝通和對接,消除障礙,務實推進合作,「政府與業界可以更加積極,放低身段,主動登門拜訪,推動內地有關部門和地方確定及實施相關政策措施」。

處理矛盾免傷感情

 三、要解放思想,有更善於創新的勇氣。他說,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初,已故的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就在廣州投資建設白天鵝賓館,引領港資進入內地,到後來中央政府推出CEPA、個人遊、人民幣離岸中心,說明兩地在經濟交流合作,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我覺得大家集思廣益,就能夠為推動香港與內地合作,不斷創新發展作出貢獻」。

 四、要理性包容,有更寬廣的胸懷。張曉明說,他理解在香港與內地民眾在共用兩地交流合作成果的同時,也偶爾出現一些矛盾及摩擦,包括內地大量居民到香港置業、購物、旅遊、就醫、就學及就業,既使香港多方面受惠,也成為香港房價、地價、租金近年飆升的原因之一,而大批內地孕婦到港分娩,導致醫院床位不足,部分日用品出現價格上漲及短缺情況,近日的「奶粉限購」問題亦引發爭議。

 就此,張曉明提出兩點看法:一、要正視,以務實、有效辦法加以應對及處理,避免矛盾及事態擴大化;二、要客觀分析、正確看待,不誇大,不以偏概全,更不能因噎廢食,香港處理有關問題時也需要換位思考,顧及內地同胞的感受,避免傷感情,「在日益密切交往過程中偶發一些問題也是難免的,只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完善有關制度和做法,就能減少誤解,化解矛盾,已發生的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聯合機制完善溝通

 張曉明又引述全國政協香港委員劉兆佳撰寫的文章,其中提到中央及特區政府應設立專門聯合機制,密切監視兩地經濟合作引發的問題,迅速採取辦法作出應對,而內地相關政策措施出台時,也要注意香港社會主觀及客觀承受能力,讓更多港人從兩地合作中得到好處,這建議言之有理,「實際上,政府與中央有關部門間已建立了一些工作機制,但前瞻性的研究預測工作還需加強,並進一步完善溝通協調工作」。

相關新聞
吳邦國:強化制約權力 全面推進法治 (圖)
張曉明促推進香港與內地合作交流 (圖)
港人代委員斥「佔領中環」破壞法治 (圖)
張德江勉粵續發揮窗口作用 (圖)
陳德銘籲美勿岐視中企 (圖)
軍隊代表倡設海委會捍主權 (圖)
向巴平措:達賴策劃自焚證據確鑿 (圖)
外媒:保增長治污染雙重挑戰 (圖)
代表委員熱議新國五條 新稅難抑樓價 (圖)
漁政釣島首次執法 帶3中國漁民上船 (圖)
朝廢除互不侵犯協議 核導彈待命 (圖)
失業率4年新低 道指上看萬五點
市建局10億重建深水埗舊樓 (圖)
牛肉16個月8加價 肥牛每斤漲20元 (圖)
台灣半數女性嘆同工不同酬 (圖)
歐倡推共產黨歷史行程吸華客 (圖)
內地出口超預期 上月同比增21.8% (圖)
華懋跟風減5% 逸峯265萬入場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