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球復甦帶動 外貿將穩增 經濟續回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詩韻)內地2月出口數據遠勝預期,令不少分析師「大跌眼鏡」,分析指出口理想有助支持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中國海關昨公布,2月出口同比增21.8%,較市場估計的10.1%增幅超逾倍;與此同時,當月貿易順差達152.5億美元,市場原預計會逆差78億美元。出口數據理想,刺激港股昨重上二萬三關,收升320點或1.41%;人民幣亦揚升,兌美元中間價昨升0.11%,報6.2719元,創2月8日以來最大升幅。
2月出口數字更出市場意外的是貿易平衡,當月貿易順差152.5億美元,市場預估為逆差78億美元,去年同期為逆差319.8億美元。不過,當月進口同比下降15.2%,市場預期是下降8.8%。分析指,進口降幅大於預期則主要是受春節假期、以及能源資源產品進口減少所致,暫不足慮的同時也驗證內地經濟弱復甦格局。
外貿強勁 分析師「大跌眼鏡」
受春節假期影響,今年2月較去年同期少4個工作日,加上此前出爐的官方和滙豐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新出口訂單分項指數表現也不盡理想,令市場對外貿數據看法偏向悲觀,因而出現分析師「大跌眼鏡」的情況。
經季節調整後,內地2月出口同比增幅20.6%,進口增長6.5%。整個1至2月,進出口同比增幅分別為5%和23.6%。
商務部對達標仍「謹慎樂觀」
出口數字增長快,外界相信與全球經濟復甦、美國經濟向好有關,內地外貿全年增長8%的目標應能順利達到。市場預計,自第二季起外貿將穩定增長,內地經濟轉向回暖。美國經濟增長逐步改善,消費者支出升溫、樓市維持復甦勢頭、新領失業金人數亦意外下降,都表明雖然面對加稅壓力,美國經濟仍具韌性。另外,新興經濟體持續回暖,都刺激中國出口穩定增長。
不過,商務部長陳德銘昨在北京記者會上表示,對今年完成外貿增長8%的目標「謹慎樂觀」,並稱日圓和歐元等主要貨幣大幅貶值對中國和新興國家有很大影響,影響中國出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副部長趙晉平亦認為,2月出口超預期,一方面是由於春節假日以及節後開工率不足等季節性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當前國內需求仍總體偏弱。日前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公佈的製造業PMI數據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回落,與出口增速下滑的走勢相一致,表明國內經濟企穩態勢仍需鞏固。
國研中心:不應盲目樂觀
他認為,當前全球經濟溫和復甦態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全年形勢可能略好於去年,但目前看大幅度回升的可能性不大,3月份以及未來幾個月的出口增速不排除產生波動甚至出現大幅回落的可能,不應盲目樂觀。
香港銀行公會主席洪丕正昨在港認為,中央公布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目標7.5%,居民消費價格目標則由4%調低至3.5%,水平頗為健康。他又指,內地的2月份出口數據亦理想,希望今年經濟數據可持續理想,並帶動本港經濟發展,料今年本港經濟增長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