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開始只有六七千元的收入,令歐卓榮一度懷疑自己入錯行。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作為第三屆畢業生,歐卓榮雖然並非因為政府當年表示要將香港變成「中藥港」而入讀,但這些年中醫藥的「龜速」發展,也的確令他失望,甚至令他吐出「我們不一定要靠政府」這句話。至於前李惠利校舍是否應給予浸大作興建中醫醫院之用,歐卓榮則表示,即使不批予浸大,也應該用這塊地去做些回饋到社會的事。
看著第一屆畢業的學長學姐遇上沙士,香港經濟因此消沉,自己畢業時找工作也不易,政府原先規劃的18間中醫診所,到現在還未完全開設好,幾乎完全靠自力走出中醫之路的歐卓榮,說起如何推動本地中醫藥發展時表示︰「我們不一定要靠政府,但如果將來政府認為和我們中醫有合作的地方,我們也不抗拒。」
挺「李地」建院 但不強求
「香港需要有中醫醫院,因為可以方便學生進行實習,也讓香港人看病時多一個選擇。」作為浸大校友,對於在李惠利地皮建中醫教學醫院,他自然是支持,「這樣醫院正正在學校附近,可以方便師生進行臨床工作」,不過,即使沒有李惠利地皮,他亦不強求,「只要政府肯給地就可以,中醫醫院建在哪裡無所謂。不過,我覺得無論如何,李惠利地皮也應該做一些能服務社會大眾的東西,用來建豪宅就不太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