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劉景熙) 傳說中神農氏嚐百草,開啟了中醫藥理的研究大門;五千年的累積,更是博大精深。港大牙醫學院矯齒學副教授黃永傑笑言,自己窮了十多年時間研究中藥,亦只是參與了數十種中藥的研究,雖然有點「以有涯隨無涯」,但他樂在其中,「中藥其實已有一定基礎,我們只要把當中的理論重組,過程自會發現新事物。」他又指,不單是內地,其實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草本藥學系統,藥物發展空間甚大,未來會繼續從事相關工作。
黃永傑笑言,中藥研究猶如尋寶,「中國千千萬萬種中藥,每隻中藥又有多種成份,研究人員就要化身成為偵探,從古老文獻中推敲,哪一種中藥有助骨頭生長」。
他笑言其中一次,是從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獲得靈感,「書中主角曾獲一種幫助骨頭生長的藥膏,叫黑玉斷續膏」。他翻查文獻,發現真的有中藥叫「續斷」,研究之下,又真的有助骨頭生長,他非常開心,「不過機制如何運作,仍要多些時間調查」。
分析理論基礎 覓新應用方法
他坦言,一個研究項目從構思、爭取撥款、啟動研究、發表和整理,動輒數年時間,很花工夫;而且他不是全職研究,主要工作還是教學,故要善用時間。不過他指自己對中藥研究非常感興趣,原因是看到背後的發展空間,「其實中藥有基礎,不少古人已做過整理,如《本草綱目》。我們要做的,是逐一分析、尋找理論和發展新應用方法,就如烏梅最初只是醫治咳嗽,今天竟可用來殺菌」。他又指出,全世界包括中國、日本、南美、英美及印度等,都有自己的草本藥學,相信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