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作對談:內心的不安躁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賴明珠作品《房間一》,64×122cm。

文:Jasmine

 賴明珠的一對油畫向嚴厲的社會作出不一樣的精神抗爭。在《白噪聲》展覽中,《房間一》描繪一座白色巨大又陌生的場地,一排排細小卑微的人物在球上行走,忙著保持平衡,他們筋疲力盡。透過狂暴的筆法,作品顯露出精神上的脆弱與憂慮。《房間二》用相反的著色給予較為樂觀的解讀。飄搖的生物佔領龐大而昏暗的房間地面。每人的頭上有一柱小光;雖然暗淡,但凝聚起來建構出一幅動人的圖像。光看似在迷亂中為飄泊的靈魂打氣。今次我們便與賴明珠進行更深入的創作對談。

是否可以介紹一下您在《白噪聲》中的作品?

賴:我的作品均表現個體生命在規條制約下內心的不安躁動。《The Fear of Perfect order》作品完成於兩年前,蠔殼狀的身軀抖震於整齊排列的球體上,力求平衡,不致倒下。整齊排列的球體寓意外在規範、教條;空白巨大的房間顯得個體身軀渺小、個體面目模糊。《Room》是我的新作品。巨大的黑色房間是其背景,彷彿更悲觀,實質充滿希望。軀體黑色,面目更模糊,也是整齊排列,但頭上靈光閃閃,神聖又莊嚴。靈光代表希望、夢想。

您認為這次《白噪聲》展覽的概念是怎樣的?

賴:對我而言,構築離奇世界的過程(構思及繪畫)是一次感情的抒發,每個人對社會規條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並不特別,但我渴望勾起共鳴,也對悲觀的自己打氣。以展覽的意義為言,藝術家創作虛構的空間,實在的描繪內心世界,為觀者提供了靜思的場所。

對其他參展藝術家的作品有何看法?

賴:張施烈的作品以最冷靜的方式,描寫自己初長成人的樣子,社會的殘酷使自己漸漸隱藏自己,保護自己。我認為這是每一個人由青年至成年的必經階段。他的畫法是很細緻的,因此,可以想像狠心的擦去已經完成的畫,是堅決,也是激烈的放棄行為。細心觀察的話,有的擦去的痕如同火燒痕跡,畫中人極嚴肅,更使人心中一緊。

相關新聞
打破秩序與結構的《白噪聲》世界 (圖)
視覺推介:《繁囂•隱逸》藝術展 (圖)
創作對談:內心的不安躁動 (圖)
歷史與空間:俗眼看佛 (圖)
古典瞬間:「鬼子」
詞話詩說:你老闆
來鴻:聽白先勇講《父親與民國》 (圖)
畫中有話:「糊弄」群眾三部曲 (圖)
百家廊:「善行天下」觀 (圖)
琴台客聚:落水文人 (圖)
翠袖乾坤:性騷擾
海闊天空:鬼斧神工風之谷 (圖)
杜亦有道:全無印象
思旋天地:不炒也罷
淑梅足跡:笑對人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