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中式教育又必須熟悉外國環境,是「洋留守」父母們最關心的事,連江、馬尾等地的不少學校的教學方式也與普通學校有所區別。
幼園首重中文國學
在金貝兒幼兒園裡的每級台階上,都印著《三字經》、《弟子規》,孩子們每踏一級台階就唸一句,日復一日便能倒背如流。園長江恩貞說,「洋留守」的家長最重視中文教育,都特別在意在幼兒園有沒有學漢字,有沒有教古詩。學校不僅教授國學,同時,還將水墨畫、製作各類民族手工藝品也納入教學。
「我們以傳統文化教育為主,也兼顧英文。」副園長楊燕玉稱,從小班開始,老師就會有意識地教授一些英語日常單詞和用語,從中班開始,每周兩次教孩子英文,「英文老師還是從美國請來的外教」。
她說,甚至有些孩子出國後,每年寒暑假,還會跟隨父母回國參加漢語培訓班,加強中文學習。
親情缺失易變冷漠
馬尾區亭江中心幼兒園裡,大約每3個孩子就有1個是美國人。「濃濃中國情,伴我世界行」是這所幼兒園的校訓,園長李雲艷帶記者參觀了以京劇臉譜、油紙傘、大紅窗花等中國元素裝飾的校園。「孩子們雖然是外籍,我們也希望他們出國也不忘自己的中國根。」為此,除了在校園布置上煞費苦心之外,平時孩子們的活動項目也包含了武術操和民間體育器材。
由於兒童護照的期限問題,多數「洋留守」在5歲左右會重新回到美國。就是這種顛來倒去的環境適應,和父母望子成龍的巨大壓力,使不少孩子在出國後出現「水土不服」的跡象。
美籍華人唐女士將女兒接回到美國後,女兒對新環境表現出強烈戒心。日託中心的老師也反映,孩子對人對事表現得極其冷漠。唐女士對當初送孩子回國撫養的決定懊悔不已,打算向兒童心理醫師尋求諮詢,「除非萬不得已,孩子還是自己帶在身邊好」,雖然會很辛苦,但至少沒有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