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智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理解中國 為何南轅北轍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增長長遠要由重量轉為重質,關注單純國民經濟增長統計的數字看不到之各種社會問題。 資料圖片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上周五(26日)本欄為文,題為「數據遜預期未必壞事,長遠增長重質勝重量」。顧名思義,就是希望大家分析內地經濟數據時,不要單純從數字的增減多少個百分點出發,反而長遠而言,內地增長有更重要的任務,就是由重量轉為重質,關注單純國民經濟增長統計的數字看不到之各種社會問題。

 由於看到上周末至今,內地媒體的評論,繼續就相關題材分析,並針對外間近期不少批評內地經濟或企業的說法提供回應,相信讀者或會對這個問題仍感興趣,故此本欄今天再多談一點。

 一直以來,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故事,存在著樂觀和悲觀的說法,幾乎沒法融和。樂觀者每每以中國經濟增長之快,以及人口龐大背後的消費力量和勞動力供應,在與歐美經濟疲弱的對比下,有關差距更形明顯,故此作為樂觀的論據。悲觀者則集中在中國經濟開放改革以來,面對的不少樽頸問題,尤其是體制上的結構性或本質性問題,一日這些方面未有解決,悲觀者均難以說服自己不再悲觀。

 然而,真實世界可能是兩者之間,既非天真的樂觀,亦非一面倒的悲觀,兩方面都有道理,但只是把重點集中在某個地方,看不到對方論據的可取之處。

 問題倒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只能夠看到一面的好處,而不能同時看到另一面也有值得重視的理據。我看這是因為一般的思維方式或習慣,是尋找跟自己相似的想法或事件中,這是正常的,但也是危險的,因為太多相類似的證據,其實不能夠加深對事物的全面認識,只能加強到某一個觀點的執著。

 當然最理想的方式,大概是一開始不預設立場,客觀的衡量各方論據,然後才決定哪一個版本較合理。然而,在不少時候,這個不太可行,因為正常人一直在收集資訊,然後不時更新本身的想法,而不是先有個機會全面的評估,再下結論。故此,小心先入為主,以為自己必然正確,否則很可能出現是對於反面的觀點視而不見,直到最後不能再否認之時,才毅然全盤否定原來的想法。可是,這也有問題,因為可能實情是兩者之間,而不是任何一個觀點的本身。

 說起來,要客觀的評價中國經濟增長的相關問題,確實不容易,就以經濟學者來說,外國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有些對中國看得很好,比身處中國的人看得還好;有些看得很差,什麼都不對頭。本來經濟學應該是客觀的分析工具,之所以出了這麼多極端的分別,最主要是分析過程,可能涉及了不同程度的假設,而且大家只是看個別的事件的個別意義,然後硬套上一些現成的理論,沒有由頭到尾的整個時間序列去關注,也沒有把某個問題的橫截面多加理解,連事實本身如何都不知道,便只加深了瞎子摸象的風險,才會如此南轅北轍。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百家觀點:理解中國 為何南轅北轍 (2013-04-30) (圖)
中國債市風暴之元兇 (2013-04-30)
試析一手住宅銷售條例 (2013-04-30) (圖)
警覺香港競爭優勢弱化 (2013-04-30) (圖)
理財達人首學慳錢節流 (2013-04-30)
百家觀點:樓市轉勢跡象愈來愈明顯 (2013-04-26) (圖)
迅速救災 重建意義重大 (2013-04-26)
經濟學真正關心的是「安居樂業」 (2013-04-26)
數據遜預期未必壞事 長遠增長重質勝重量 (2013-04-26)
4月製造業PMI初值顯內外需不佳 (2013-04-26)
熱點透視:日央行抗通縮 可學奧德修斯 (2013-04-26) (圖)
百家觀點:商品價格大調整 經濟前景存暗湧 (2013-04-23) (圖)
資產管理概念及指數投資 (2013-04-23)
回顧十年內地及本港樓市走向 (2013-04-23)
要警惕全球經濟復甦弱化 (2013-04-23)
內銀不良貸款率淺析 (2013-04-23)
投資須嚴守止蝕紀律性 (2013-04-23)
百家觀點:地方債料可控 毋須過慮 (2013-04-19) (圖)
環球經濟動力嫌不足 金價或見反覆 (2013-04-19)
橋底商用一舉多得 (2013-04-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智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