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官方製造業PMI回落至50.6,差過市場預期,顯示經濟回穩的基礎不鞏固。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繼早前的滙豐中國PMI初值反映內地經濟復甦乏力後,內地昨公布的官方製造業PMI亦回落至50.6,差過市場預期,其中新訂單、庫存等多項指數均下降,出口訂單更降至50的榮枯線下方,顯示製造業需求仍面臨壓力。專家認為,內地經濟復甦乏力,短期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亦為今日復市的港股及A股帶來壓力,其中港股「5連升」或斷纜。
國家統計局與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日公布,內地宏觀經濟先行指標—4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6,連續7個月高於50,但較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至50.6。數據顯示,新訂單指數自3月的52.3降至51.7,新出口訂單則降至萎縮區域,為48.6;生產指數微幅下降0.1個百分點,購進價格指數從3月的50.6大幅降至40.1的低位。
分析:經濟回穩基礎不穩
此前公布的滙豐4月製造業PMI初值也意外回落,反映經濟增長乏力,滙豐PMI初值自51.6降至50.5,新出口訂單則降至48.6的六個月低位。滙豐4月終值將於今日(2日)公布。
「4月份PMI指數小幅回落,表明經濟回穩的基礎還不鞏固。」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稱,從需求面看,新訂單指數、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均在下降;從庫存方面看,產成品庫存和採購量指數也在下降,表明訂單水平下降開始使補充庫存轉為去庫存。另外,購進價格指數大幅降低,也反映企業預期向負面的變化。
張立群預計,未來經濟增速有小幅下行的可能,建議政府應著力穩定國內需求,提高經濟回穩的可持續性。
或顯經濟轉型正在推進
不過有分析認為,PMI指數顯示經濟轉型正在推進,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呈現積極向好發展態勢。4月裝備製造業新訂單指數達到54%以上;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明顯上升,升幅超過4個百分點,反映出基礎建設投資、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等投資性需求保持良好態勢。另外,4月生產指數保持在52以上,採購量指數小幅回落,原材料庫存指數沒有出現明顯變化,顯示工業生產形勢基本平穩。
此外,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還透露,單項PMI指數中,新訂單指數從企業規模看,大型和中型企業高於50,小型企業低於50;生產指數大型和中型企業高於50,小型企業低於50;購進價格指數則是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均低於50。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在應對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漲以及融資、加快轉型升級方面不具優勢,在當前經濟增速回落尤其是外需回落嚴重時,小企業的狀況比大中型企業更為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