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玨
《新華字典》又出事了!繼不久前雲南省騰沖、臨滄兩地爆出「盜版字典案」後,央視又披露湖北省為逾300萬農村中小學生發放質量低劣、粗製濫造的盜版《新華字典》,差錯率竟達萬分之二十,是國家規定的20倍!更匪夷所思的是,這300多萬本盜版字典的採購價竟比正版的銷售價還高。低價正版字典不要,反而採購高價盜版,其背後的腐敗和黑幕,令人齒冷。
中央補助資金成「唐僧肉」
相信每個內地學生都很熟悉《新華字典》。這本小巧實用的工具書,伴隨著青少年的成長,是學童時代的第一個無聲的啟蒙教師。正是因為其在孩子求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同時也考慮到各地經濟水平的差異,國家專門撥出近17億元的中央補助資金,從2013年寒假學期開始為全國農村地區中小學在校生免費提供近1億冊正版《新華字典》。然而這樣一項由國家買單的惠民工程竟也被當成「唐僧肉」,一些機構甚至可能是地方政府也千方百計中飽私囊。前有雲南、後有湖北,我們不禁要問,到底還有哪些地方在採購盜版字典?什麼原因讓嚴格的招投標程序形同虛設?教育的利益鏈上,還捆綁著多少「碩鼠」?這些都需要有關部門一查到底,嚴懲不貸!
基礎教育的質量,將影響孩子一生的認知能力與知識結構。《新華字典》就像一個語言教師,提供無師自通的讀書、識字、查閱,而當這個貼身的家教都是盜版、山寨、水貨、錯漏百出時,孩子的語言學習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更重要的是,少數教育系統的公職人員,為己之利,竟置下一代的教育於不顧,連中央的專項資金都敢拿來做權錢交易,對青少年的權益都敢伸出「黑手」,這對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形成期的少年兒童,將起到怎樣惡劣的負面影響?
幾年前,央視記者在廣西一所農村小學採訪時,發現學生在自己的《新華字典》扉頁上用幾行稚嫩的筆跡寫下的一句話:「本書值千金,破了傷人心,朋友借去看,千萬要小心。」這句話曾經感動了無數人,體現出孩子珍惜書籍、求知若渴的心意。
教育腐敗,如何育才?錯誤百出的盜版字典,錯亂的是教育者的良知和底線,盜走的將是寶貴的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