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語文老師胡老師表示,會標注已發現錯誤,逐步糾錯。 肖晶 攝
——學生仍信「最正確」 老師感蒙羞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肖晶、實習記者 梁珊珊 湖北報道) 本報記者昨日走訪湖北「假字典」事件涉及的眾多農村學校,天真的學生大多尚不知情,仍然相信:「別的書可能有錯誤,但字典是世界上最正確的書。」老師則對記者表示,「作為教育行業大集體中的一員,自己都覺得蒙羞」。湖北省教育廳通報稱立即停止字典的發放,並已成立工作專班全面徹查。
記者昨日走訪湖北省漢川市馬鞍鄉橫堤小學和喻河中學兩所學校,新的字典都發放到學生們手中不超過兩周。校方均反映,昨天上午看到媒體爆料方知字典有問題,覺得不可思議,而學生們對此事尚不知情,橫堤小學五年級班的30多名學生還興奮的向記者展示他們的新字典,一些女孩更細心地用彩筆在字典側面寫下自己的名字,原來就有字典的孩子,大部分也因為貪新鮮而「遺棄」了舊字典。
農孩底子差 先入為主禍大
喻河中學讀七年級的男生小楊每天都得把字典翻上三四遍,去年才買的一本《新華字典》,已經被他翻得掉了皮。細心的他發現,新字典排版不如舊字典美觀,查找也不方便,而且比舊字典重很多。記者問他,如果同一個字,老師說的讀法和字典上的不同,他會相信誰,他的答案沒有猶豫,是字典。「別的書可能有錯誤,但字典是世界上最正確的書。」當記者告訴他新字典真的有許多錯誤時,他仍不願相信,說自己要回去對比看看。
橫堤小學的一名數學老師稱,「作為教育行業大集體中的一員,自己都覺得蒙羞」。喻河中學教七年級語文的胡老師則直言,「農村孩子學習底子本來就不如城市學生,這更是坑害農村學生。學生們的課堂預習都是借助字典獨立完成的,第一印象特別重要,如果先看到錯誤表述,即便之後老師努力去糾正,也可能總記著最初看到的內容而習慣性犯錯。胡老師告訴記者,語文老師們商量過,打算把網上提到的錯誤給標注出來,日後師生如果在使用中發現新的錯誤也會一點點補充、完善。
是否涉腐敗 鄂紀委:不能回應
湖北省教育廳昨天回應稱,已成立工作專班,就免費發放字典的招標、採購等相關環節進行全面徹查,如發現有違規違紀問題將嚴肅處理。同時立即停止該字典發行。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也已就此事作出初步回應,稱如字典的質量問題屬實,將會全部銷毀,並由企業承擔全部損失。另外,對事件是否涉及腐敗問題,湖北省紀委以「不能回應」拒絕採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