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講解《湖光山色》。
梅雲堂藏張大千畫作已逾半個世紀,可以說他們是一對非常緊密的組合,因為有了梅雲堂,才有張大千這些具有特殊意義的作品存世,沒有張大千,也就不能成就梅雲堂的收藏。2011年5月香港舉行的「梅雲堂藏張大千畫」專拍,一幅《嘉耦圖》以近兩億港元成交,創下張大千畫作的拍賣紀錄。2年之後的今天,梅雲堂珍藏張大千畫再度釋出,今春即將亮相蘇富比「梅雲堂藏張大千畫──金針傳法立宗風」專拍,25幀作品全部自1997年在新加坡美術館展覽後,再未公開展出。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 圖:香港蘇富比提供
香港蘇富比將於5月下旬推出「金針傳法立宗風」專場拍賣。拍品涵蓋張大千上世紀40至60年代的代表作,包括人物、山水、花鳥等範圍題材,從工筆到寫意,再到潑彩潑墨,可以說是寫照了張大千在藝術生命踐行中的華麗轉型。
梅雲堂為高嶺梅、詹雲白夫婦所創,高嶺梅自上個世紀30年代從事貿易、新聞,但主項是攝影,他曾為張大千拍攝畫作而受其賞識,兩人之間也因畫藝影藝各有所長而惺惺相惜,梅雲堂的收藏中不乏重金購置的畫作,張大千亦常常贈畫予知音,之後又結為兒女親家,高嶺梅夫婦與張大千的一段藝壇情誼,是如今拍場購畫之人很難體味的。在蘇富比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看來,梅雲堂藏畫的背後,是張大千與高嶺梅兩人幾十年的互動關係。如果說將大千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的創作組合起來,可見到他在藝術發展之外的另一條人際關係和活動脈絡。
潑墨畫《招隱圖》作於1966年,所謂「招隱」,典出於晉代陸機、左思之《招隱》詩,以相招棲隱於幽邈之地為旨。
上世紀50年代初,大千先生移家南美,邀請摯友高嶺梅舉家同往,當時手續已辦妥,但因為一些原因最終未能成行。此後兩地相隔,大千南來,與高嶺梅來往仍舊密切,但高氏仍未能親赴巴西探望。《招隱圖》所畫,是以大千先生巴西之住所摩詰山園之景入畫,然後取「招隱」為題,蓋十年已過,尚未踐約成行,所以借景寄情,再度以畫相邀。寫畢,參加是年底由高嶺梅在香港主辦之「張大千近作展覽」,列為「非賣品」。
畫中大幅潑墨潑色,暢寫湖山,見翠嶺碧峯,點嵌屋舍,畫作左方大片留白,通過微微泛黃而未經設色的紙面經營出湖面,這便是畫家耗費多年心力造園摩詰的景色。大千以半抽象技巧,用筆觸引領色彩放任遊走,將景繪製設計得巧妙又自然。這與他同年同月之名作《愛痕湖》,無論尺幅、構圖、佈局以至技巧處理,皆有異景同工之妙,堪稱是年筆下潑墨潑彩之雙璧,此畫估價逾2500萬港元。
張超群表示,所有拍品自1997年在新加坡美術館展覽後未再公開展出,皆首次現於拍場,最受關注的作品包括《湖光山色》、《鳳簫圖》、《招隱圖》,每件作品估價均在1,500萬港元以上。
香港展覽及拍賣日程
地點: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一座5樓「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
日期:2013年5月27日
拍賣預展
日期:2013年5月23日至26日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