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香港人近年已成為「低頭族」,不管乘車、吃飯甚至散步,總會低著頭看智能電話或電子遊戲機。筆者有時看見同學「埋頭苦幹」,發現原來也是在低頭玩電子遊戲機。雖然有道是玩物喪志,但筆者認為,「打機」技術好的同學,將來當護士可能具有優勢呢!
護士懂要領 百利無一害
隨著科技進步,醫護儀器日新月異,過去一些天馬行空的醫護理念與技術,今日已透過電腦及各種儀器把夢想變成真實,如機械臂、激光矯視、放射治療等。雖說這些醫護儀器的操作者多是醫生或治療師,但護士身為病人最依賴的照顧者,能掌握技術要領,自是百利而無一害。
舉例說,本港有醫院設立了機械人系統綜合內鏡微創手術室,利用巨大的機械臂協助進行手術。醫院派了手術室醫護人員到外國學習控制技術,當中當然少不了護士。他們需要學習如何應用機械臂,如放置機械臂的理想位置、加強病人位置與機械臂的配合等。
啟動機械臂 工作難度增
同學可能會問,引入先進技術後,不就可以減少護士人手嗎?引入機械臂以後,其實除了基本手術室護士外,還需要護士協助啟動機械臂,並負責記錄工作。人手看似多了,但工作量及工作難度卻大幅提升。
另外,護士工作環境日趨電子化,現時已在局部地方推行病人檔案電子化,有私家醫院甚至已開始試用平板電腦作記錄。政府近年一直討論電子派藥系統,相信很快便會推行。為此,護士日後一定要掌握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最佳方法自然是由今日開始多了解、多學習。
所以,筆者常跟同學說,別以為選了護理科,就不需再修讀電腦或資訊課程。相反,趁此時學會最基本的資訊科技應用技術,將來投身護士行業以後必有大用。
重手眼協調 看屏幕行動
話說回來,為甚麼筆者說「打機」技術好的同學可能具有優勢呢﹖因為「打機」講求手眼協調,現時不少手術器具如內窺鏡,操作時就如「打機」般,要看著屏幕採取行動。若同學自小已能協調兩者,說不定能發揮作用呢! ■東華學院護理及健康科學學系一級講師 甘婉菁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