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言必有「中」:救援遲來 故事精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10]     我要評論

 寫劇本或小說,常用於延長情節的方法,除設置難題外,就是讓陷入危機中人的救援姍姍來遲。

電影常見「刀下留人」屬典型

 古裝片中,最為人熟悉的遲來救援當是一句「刀下留人」了。例如在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水師提督之子常威殺死戚家上下,卻誣指張敏飾演的戚秦氏與家丁私通而毒害家人,結果戚秦氏慘遭刑求,關押獄中,等候處死。幾經波折,周星馳所飾包龍星才獲皇帝提拔,成為八府巡按,得以重審冤案,並派徐錦江飾演的豹頭攜聖旨到法場救出戚秦氏,一句「刀下留人」,恰恰趕在受冤者刀鋸臨頸的一刻喊出,形勢如千鈞一髮,有關情節可稱典型的姍姍來遲救援。

 再看仔細一點,《九品芝麻官》中皇帝對包龍星的支持實為扭轉案情的關鍵。如果皇帝太早介入幫助,或是有心解救戚秦氏的包龍星一早就是位高權重的八府巡按的話,誇張地說,戚秦氏可能一上公堂,包龍星即能宣布她實屬無辜,可以當庭釋放,那麼劇中一切戚秦氏受屈被虐的情節,即盡皆可取消,而原來劇中包龍星輾轉流落江湖的段落,亦可全部刪除。但如果這樣,故事還剩下甚麼呢?因此,安排救援姍姍來遲實是延長敘述、構成故事的重要手法。

漫畫《ONE PIECE》亦有採用

 小說家張曼娟曾說,讀漫畫可以培養說故事能力。事實上,「姍姍來遲的救援」便是漫畫的常用情節。大受歡迎的日本漫畫《ONE PIECE》(中譯《海賊王》或《航海王》)有名為「頂上決戰」的篇章,說最強海賊「白鬍子」率旗下艦隊進攻海軍本部,希望救出艾斯,而海軍本部則聯同「王下七武海」勉力防禦。

 雙方鏖戰,「白鬍子」陣營敗北,海軍得勢不饒人,繼續追擊,最終才因另一位舉足輕重的海賊「紅髮」撒古斯介入,令海軍決定收手。如果作為救援者的「紅髮」早在艾斯仍在處刑台上時便出現,他或會與「白鬍子」聯手,結果是海軍很快便遭摧毀;若「紅髮」在「白鬍子」剛陣亡時就出現,海軍追擊海賊的篇章也就不會存在。從這個角度看,作者安排「紅髮」登場稍晚,令「白鬍子」一方與海軍纏鬥更久,確是有其延緩敘述的用心,值得編故事者參考。

敘事添波折 情節峰迴路轉

 在經典中國文學裡,「姍姍來遲的救援」亦十分常見。《三國演義》曹操赤壁敗後被東吳諸將追擊,又中趙雲、張飛、關羽埋伏,整整過了一個章回,才碰上曹仁接應之軍,保住性命;《水滸傳》劫法場,無不等到最後關頭;《楊家將演義》北宋與遼國作戰前,也先寫宋主受讒,把無人能敵的楊六郎遠貶他方,最終在宋軍陷入重圍時,才差人重新召回六郎,使敘事一波三折。這種種運用「姍姍來遲的救援」的寫法,當然是今人可以仿效、繼承的。

 日常生活若是遇上難題,人們自然希望救援越早到來越好。但在創作之時,為了擴展文脈,作者還是應該耐得住心,讓救援者、救援辦法遲點出現,以免故事收結過速,讀者也感受不到情節峰迴路轉之趣。所以說:姍姍來遲,有時並非壞事。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余境熹

(標題及小題為編輯所加)

相關新聞
清華北大復旦 銀彈搶收港尖子 (2013-05-10) (圖)
內地頂尖大學爭港生策略 (2013-05-10) (圖)
清華特邀獲薦生 「體驗營」增歸屬感 (2013-05-10) (圖)
東華學院迎「寒冬」 學科「削商谷醫」 (2013-05-10) (圖)
常用手機電腦 近半學童「壞眼」 (2013-05-10) (圖)
明年文憑試7月14日放榜 (2013-05-10)
言必有「中」:救援遲來 故事精彩 (2013-05-10)
田之楠港大開「工」拓頂尖能源研究 (2013-05-09) (圖)
父親言傳身教 立志服務公眾 (2013-05-09) (圖)
玫瑰崗設專案組 查涉虐兒事件 (2013-05-09) (圖)
議員關注教協「佔中教材」偏頗 (2013-05-09) (圖)
校園裝天眼須符私隱指引 (2013-05-09)
教學有方:「SMART」定目標 學習如「打機」 (2013-05-09)
QS世界學科榜 港大科大3科入十強 (2013-05-08) (圖)
部分本地院校QS學科排名 (2013-05-08)
廠商會中企協助貧生負笈內地 (2013-05-08)
近六成文憑生 若失手棄重讀 (2013-05-08)
優教基金明展計劃成果 (2013-05-08)
職訓局周末辦資訊日 (2013-05-08)
扮演法外交官 2港生京獲獎 (2013-05-0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