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講真,在全面參與慈善事業方面,我是個新手,以前沒有試過參與慈善機構的運作。但我的抱負就是盡心去做,就和我以前打工、創業一樣。」出身金融業,擔任過證券公司高層,其後自己創業打造全港最具規模中醫藥中心之一的福明堂,馮少雲是身經百戰的銀行家和企業家。今年,她決定加入東華三院擔任總理一職,翻開人生新的一頁,用自己的財富與經驗,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馳
2004年4月30日對於馮少雲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她正式告別了打拚二十多年的金融圈,開始自己創業。
「我沒有告訴公司我下一步的計劃,對於未來我也沒有特別具體的構想。我只是認為每一個人到達某個階段,就應該做一些不同的事情,當做銀行已經不能為我帶來工作的激情與快樂,我就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便已經時隔九年,也依然能在她的話語中感受到當年的興奮與熱情。
創立福明堂 為市民服務
雖然告別了金融圈,但多年工作上積累的豐富經驗讓她養成了以銀行家方式思維的習慣。馮少雲知道自己的專業能力,也清楚若要為將來的事業鋪路應該做些甚麼。在她正式離職的前幾個月,她就在市場處於低潮時,開始投資舖位與寫字樓,為將來的事業打好根基。5月1日正式迎來自由身,她就立馬投入新辦公室的裝修籌備工作。
對於中醫藥行業,馮少雲坦言她是個「門外漢」。但她深信中醫「固本培元」的理論以及療效。此外,當時的董建華政府正在積極推廣中醫,本地市民對於保健功能的產品需求日增,都讓她敏銳地察覺到中醫規範化之後更大的發展潛力。
「雖然我不是中醫專家,但我知道應該如何從零開始建立一個企業,我的強項就在於制訂政策、作出決策,多年的銀行經歷幫助我能夠將視野放在更遠更廣闊更準確的位置。」
按照馮少雲與投資夥伴最初的計劃,福明堂將開設十間中醫診所,業務將最終分為醫生諮詢、中藥材批發以及連鎖經營三個領域,並力爭上市。2004年12月,第一間福明堂中醫診所開幕,經過九年的耕耘,如今已經有六間分館,二十名左右註冊中醫以及五萬多名客戶。
談到當初設想的目標,馮少雲說自己並不滿足,但她很滿意目前福明堂的營運狀況:「香港註冊中醫不多,只有六七千人。我開設中醫診所,是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人,不想為了生意而去增加門點,所以我一直只聘請優秀的中醫,寧缺毋濫。至於中藥材批發與連鎖經營,在找到專業的合作夥伴之前,我也不會貿然涉足。」
自從第一間福明堂診所開業起,每一間診所每一個禮拜都會有一天「義診日」不收取診斷費。此外,福明堂要求廣州的中藥材供應商不打硫磺,即使意味著更少的庫存與更高的價格,也能保證為客戶提供最新鮮優質的藥材。所以雖然福明堂沒有為馮少雲帶來巨大的財富,她也依然感到開心。而今天,五萬個口口相傳慕名而來的客戶,就是對她最好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