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沈祖堯赴隴建橋 體味最好國教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當地的村民往往都會贈予中大師生至真至善的微笑。網誌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在最貧乏農村的生活體驗,往往能予人最深刻的反思。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與一眾師生,月初隨「無止橋」項目幹事到甘肅省的偏遠農村興建「中大金禧無止橋」。走在垃圾遍地的路上、蹲在與雞鴨同便的地洞邊、睡在炭火煙燻的炕床上,這固然令他「嚇一跳」;但看到村民親切的微笑、想到城市的發展建基於鄉村的奉獻、觸到村民那雙粗糙的手,沈祖堯不禁於網誌撰文感懷,呼籲大家回報血肉相連的同胞,一同努力和探索,又直言當中所得:「有甚麼比這樣的國民教育更好?」

無奈城鄉變遷 增祖國憂患感

 是次為沈祖堯50多年人生第一次於農村生活,雖然自覺準備充足,但親歷當地資源貧乏環境,以至「衛生間」與雞鴨同便的地洞等情況,亦令他嚇了一跳。不過,在多天建橋、修亭工程中,看到農民與大自然連成一片、與世無爭的生活,「都贈予我們至真至善的微笑」,甚至有村民以粗糙手牽著他手,滿口鄉音天真地問及「你真的是香港來的甚麼大學校長嗎?」都令沈祖堯找到城中罕見的溫暖。

 難得的體驗,亦勾起沈祖堯對國家近數十年來城鄉變遷的認知,以及對祖國的憂患感。他指多年來「農村盡其所有,單向地奉獻於城市」,付出了自己的資源及人口,又引用無止橋基金會代表穆鈞的說話︰「當我們在看到各種農村亂象,抱怨地方官員的功利或村民們所謂的『愚昧』之時,可曾想過,城市裡大多數的我們,正是當年那些永別鄉村的『精英』後代……客觀而言,這一切,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經階段,有太多的無奈和困境是我們無力改變的。」

 這樣的回想亦漸漸化作回報同胞的心願。沈祖堯呼籲師生「挽起褲腿,俯下身……與血肉相連的同胞們一同努力和探索」。他希望有一天,城市與鄉村的區別可如穆鈞所說︰「不再是發達與落後,富足與貧困,而是代表著兩種相互平行且各富魅力的棲居模式。」此間種種,亦令沈祖堯深深沉思,那可能是對港人最好的國民教育。

相關新聞
免費幼教料落實 學士課程更搶手 (圖)
基準試達標率回升 非教師居多促正名
4.5萬文憑生報讀職訓局 (圖)
中文聆聽綜合卷 合併後成績比重減
太陽能電車 (圖)
教學有方:多陪子女看電視 家長指引辨是非
好書說不完:《魯賓遜漂流記》 迎難上創新天 (圖)
「一九五○年代的香港文學與文化」叢書出版計劃 (圖)
科大研製系統 注塑機精密25倍 (圖)
20年「批次」研究路 成注塑領域權威 (圖)
沈祖堯赴隴建橋 體味最好國教 (圖)
獲資助內地實習 港生喜見新出路 (圖)
內地升學全攻略:考獲「3322」 幾可保錄取
神州求學記:活動多姿彩 回憶難忘懷
供應失衡:填海建屋 造地多爭議大 (圖)
五大填海選址 (圖)
模擬試題: (圖)
尖子必殺技:議題涉政策細則 未備課不宜選答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