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敢觀舞台:誰稀罕你這牆內尺方的和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近代百年憂患,秉承「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傳統,中國近代的知識分子與文藝工作者自然難以獨善其身。事實上,不少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文藝工作者都有投身政治的經驗,希望在文字與文藝內外推動現實改變。近代新詩運動中新月派的旗手聞一多大概是箇中的代表,他在上一個世紀二十年代創作的〈靜夜〉,正正表達了這種現實情懷:「這神秘的靜夜,/這渾圓的和平, /我喉嚨裡顫動著感謝的歌聲。 /但是歌聲馬上又變成了詛咒, /靜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賄賂。 /誰希罕你這牆內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還有遼闊的邊境。 /這四牆既隔不斷戰爭的喧囂, /你有什麼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知識分子或文藝工作者往往頭巾氣十足,要投身政治,自是凶險滿途,像聞一多這樣剛正的知識分子,也是死於政治暗殺的冷槍之下。當然,也有知識分子/文藝工作者直接投身社會運動甚至政黨政治的鬥爭工作,但知識與創作本強調個人的情趣、良知與獨立性,這往往與政治所強調的集體性矛盾,而這正正為中國近代史創出一齣接一齣的悲劇(如果不是鬧劇的話)。面對混亂的時局與歷史的洪流,知識分子與文藝工作者該如何自處?這或許也是刻下不少知識分子與文藝工作者該認真思考的埋身問題,近看「一條褲製作」的《最危險的時候》, 則正正叫我想起了這些。

知識分子的自況

 《最危險的時候》的主角是中國近代著名劇作家田漢,而劇名正出自田漢著名作品《義勇軍進行曲》,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歌詞。田漢生於動盪年代,除了一生寫出六十四部劇作,為中國話劇奠基外,更投身現實中的政治,一圓知識分子的救國夢。田漢後來雖然位居全國劇協主席的要職,但文革期間,卻最終捱不過一波又一波政治批鬥,於1968年病死於獄中。

 正如演出場刊所言,田漢的一生傳奇,足以寫成數百頁的傳記,但編劇陳敢權卻把焦點集中在他死前的兩年,可見知識分子/文藝工作者在動盪時代所面對的困局與自我拷問,才是《最危險的時候》的主題。正如編劇陳敢權自己所說:「這不是一齣歷史劇,更不是人物的傳記,只是根據一些史料引發出來的靈感迸發而作的戲劇寫作。」田漢生前,曾在名作《關漢卿》中,借關漢卿這位古典劇作家,投射出他對文藝工作者的自我與藝術創作的掙扎、思考與反省。與此相似,陳敢權也是藉著對田漢這位近代戲劇之父的人物塑造,投影他對文藝工作者的地位與文藝創作的思索。可以這麼說,陳敢權筆下的田漢,也正是田漢筆下的關漢卿。或許,對於熟悉現代中國歷史與文學史的觀眾來說,他們會不滿編劇陳敢權的取材,就是無法呈現一個「複雜而真實」的田漢。

 然而,我覺得從一開始,《最危險的時候》的重點並不是呈現一個真實的田漢,而是借一個歷史人物,寄託作者由此引發的感受:在一個動盪的大時代中,面對言論受打壓,是非顛倒,文藝工作者該如何本著良心與自省,運用珍貴與有限的創作自由,寫出自己的真確感受。

唯有藝術才能昇華一切苦難

 正因為《最危險的時候》更接近一部帶有自況意味的心靈傳記與寄託之作,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最危險的時候》大量交織田漢著名劇作的演出片段。這不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等老生常談的濫調。編劇陳敢權通過這種虛實交替的筆法,抒發的大概不是「人生如夢幻泡影」的虛無嘆喟。因為對於他筆下的田漢來說,戲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戲,或就如他的名作《名優之死》中的京劇演員劉振聲,能死於舞台,才是人生最終極的完成。

 所以,最後當導演安排了關漢卿與紅顏知己朱簾秀,在田漢倒下的地方,對唱起《雙飛蝶》,再以話劇的形式「實現」田漢話劇要救國的夢想,並以眾人低吟《義勇軍進行曲》作結,我覺得這才是對一位「生於舞台,死於舞台」的前輩的最佳致意: 唯有藝術才能昇華一切苦難! ■文:小西

 本欄由本地知名評論人小西與梁偉詩輪流執筆,帶來關於舞台的熱辣酷評。

相關新聞
《白夜行》非關推理的東野圭吾 (2013-05-24) (圖)
九點鐘.梵志登.柴五 (2013-05-24)
敢觀舞台:誰稀罕你這牆內尺方的和平! (2013-05-24) (圖)
傳承工寫結合技法 齊派第三代齊育文 貼近自然予畫生命力 (2013-05-21) (圖)
創作對談:藝展的新方式與突破 (2013-05-21) (圖)
首屆香港亞洲藝術週明日揭幕 (2013-05-21) (圖)
HONG KONG EYE當代藝術展 (2013-05-21)
專訪梵志登:新樂季 樂團風格要更具彈性 (2013-05-17) (圖)
師生們觀賞京劇《慈禧與德齡》 (2013-05-17) (圖)
香港小劇場獎、香港藝術發展獎揭曉獲獎名單 (2013-05-17) (圖)
西九「充氣」進行時 (2013-05-14) (圖)
創作對談:「M+進行:充氣!」之《珠玉滿堂》 (2013-05-14) (圖)
譚偉平作品《墮入塵土》 (2013-05-14) (圖)
劉家琨作品《隨風》 (2013-05-14) (圖)
Jeremy Deller作品《佔據聖地》 (2013-05-14) (圖)
Tomas Saraceno作品《一呼一吸一穹蒼》(準備過程) (2013-05-14) (圖)
Paul McCarthy作品《複雜物堆》 (2013-05-14) (圖)
曹斐作品《珠玉滿堂》 (2013-05-14) (圖)
霍達昭 默劇不設界 (2013-05-10) (圖)
敢觀舞台:都市慾望的冷靜與情熱 (2013-05-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