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九「充氣」進行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譚偉平作品《墮入塵土》細部

 曾幾何時,公共空間中的大型藝術作品可以受到這座城市如此垂青,引發人們的種種質疑與討論。都是托「M+進行:充氣!」的福,當美國視覺藝術家Paul Mccarthy以作品《複雜物堆》將他打破禁忌、挑戰觀眾視覺審美習慣的創作方式帶給香港時,扭紋狀的排泄物不止激起了關於「究竟甚麼是藝術」的討論,也讓人們再一次將注意力聚焦在西九文化區。作為西九公園明年開幕的前奏,正在「進行時」的這些大型充氣作品,其實也在令這座城中的人思考,公共藝術與公眾介入之間的無限可能。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片由M+提供

 透過讓公眾親身與巨型充氣創作產生互動,「M+進行:充氣!」其實提出了相當多供人延伸思考的可能。展覽的部分作品取材自日常生活,把日常物件加倍放大「充氣」到不合比例,令熟悉的東西變得陌生,但又不可思議地有其形體,可觸可摸。而所有作品的「短暫性」也反映出如今人與建築環境及自然世界的關係。

 究竟公共空間中需要怎樣的藝術作品?其實這樣的問題永無答案。

 這是繼去年「M+進行:油麻地」之後,M+策劃的第二場大型公共展覽。如果說上一次主要立足街坊,那麼這一次邀請六位藝術家進行「充氣」創作,則更能直觀體現公共藝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實質衝擊。協助策展的PaulineYau認為,她樂於看到人們對這些作品進行討論。「藝術品到底會產生怎樣的功能,因為有很多的解讀方式,所以我們引出了這樣的問題。」誠然,這場展覽本身便意在「引發討論命題」。

 Pauline強調公眾關注公共藝術的重要性。「特別是我們展覽的空間,就是未來西九公園落成的所在地,它既然作為一個公園,未來也一定會有其他藝術家利用這空間做大型項目。」那麼知道甚麼樣的作品,有可能可以在這樣的空間被展示,其實非常重要。「這次藝術家們的作品,物料上都是用的塑膠這種非永久的材料。我們想體現出這類公共藝術作品不是永久擺在那裡不變的,同時也注重它們與人們的互動性。」觀眾可以觸摸、可以在其中穿梭跑跳,實際上,它們創造的是一種動力——人與公共空間中的藝術作品更為親近的動力。

 這次展覽中,有些藝術家是長期創作類似作品,只不過未曾用過這類物料,而有些則是接受委約進行全新構思,但過去作品中也涉及過「永久」與「瞬時」的議題。因而其實如今呈現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有獨特的令人探尋之處。一座3米高的糞便、一隻頭部直插地底的巨大蟑螂、一隻巨型乳豬及仿英國巨石陣遺址等……早前圍繞《複雜物堆》的討論中,當然也包括這件作品一度爆裂。Pauline解釋其實這是因為畢竟這件作品使用的是瞬時性物料,其中因天氣原因導致了電力問題。「用塑膠去製作這樣大一件作品,難免會受到包括下雨、天氣炎熱、打風等環境因素的影響。這些影響往往是不可預期的。」

這是一個荒謬的社會

 而當人們熱火朝天談論著乳豬和「巨屎」時,也別忘記本土藝術家譚偉平的作品《墜入塵土》,他也是這一次接受「充氣」計劃新委約創作的藝術家。《墜入塵土》反映了他一直以來一直對公共空間創作的興趣,作品中巨型的女性雙腿及蟑螂塑像,以誇張的比例,指向香港無處不在的生活元素,以及大大困擾著當代社會的潛藏弊病。

 譚偉平表示:「我一開始沒有想過做充氣作品,但覺得現在很多時候一談到公共藝術創作,大多都會選擇取悅觀眾,我想或許可以用這機會去反映香港的當下。」所以他想很直接地去反映這個時代的特色。「雖然我在香港土生土長,但一路總有一種捉摸不到的感覺,很多的發生都很零碎。支撐這個密集大都市的是一個大型機器。」是很資本主義的方式,大型機器靠的是慾望推動。

 慾望當然又有很多層次,靈性信仰也算其中一種,不過顯然支撐香港社會高效運轉的,不是這種。按譚偉平的話說:「是一種很直接的慾望,香港人想的東西、他們的滿足感,都很簡單。」

藝術本身可以發聲

 但另一方面,這城市又充滿壓抑。「近年社會的不滿情緒是一種每個人與其他人之間的互相影響。我給你壓力,你又將壓力給我,互相令彼此感到不舒服、進而感到恐懼。」人們都知道這個社會的某些地方有問題,但又已經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樣改變,這種迷失,更像是對周遭事物的漸漸麻木。

 蟑螂塑像和女性雙腿,後者表達了直接的慾望,而前者則是表達恐懼。譚偉平說:「香港人知道這種生活環境下的壓抑,所以有時候自嘲戲謔,令之變成帶點搞笑進而麻木的事物,自嘲一番之後,靠著好像小強般的生命力繼續活下去。」但他又指出,其實也像是卡夫卡作品中的昆蟲意涵——歸根結底是根本不適應這個社會的。

 譚偉平認為這兩件作品不可以分開來看,而是要放在一起,特別是在西九這樣的大型空間中去看。「它們擺在一起,本身就是很荒謬的情況,但是這個社會,又恰恰是這樣荒謬。」過去以往的藝術作品,擺在公共場合,似乎總會做些歡愉或是娛樂性的東西,但這個社會在變化,如今並非純粹的娛樂就可以令人淡忘種種不安的情緒。正如譚偉平所說:「我不認為藝術的功能是去serve這個社會,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去提出問題,是藝術本身也可以去發聲。」

「M+進行:充氣!」

時間:即日起至6月9日(逢周一休息)

地點:西九文化區海濱長廊

查詢:2200 0204

相關新聞
西九「充氣」進行時 (2013-05-14) (圖)
創作對談:「M+進行:充氣!」之《珠玉滿堂》 (2013-05-14) (圖)
譚偉平作品《墮入塵土》 (2013-05-14) (圖)
劉家琨作品《隨風》 (2013-05-14) (圖)
Jeremy Deller作品《佔據聖地》 (2013-05-14) (圖)
Tomas Saraceno作品《一呼一吸一穹蒼》(準備過程) (2013-05-14) (圖)
Paul McCarthy作品《複雜物堆》 (2013-05-14) (圖)
曹斐作品《珠玉滿堂》 (2013-05-14) (圖)
霍達昭 默劇不設界 (2013-05-10) (圖)
敢觀舞台:都市慾望的冷靜與情熱 (2013-05-10) (圖)
黎振寧「井下的世界」 衝擊觀者視覺 (2013-05-07) (圖)
創作對談:「相逢恨晚」:那些對文字的情有獨鍾 (2013-05-07) (圖)
2013澳門藝術節 舞迷的盛宴 (2013-05-03) (圖)
第二十四屆澳門藝術節 (2013-05-03)
不一樣的青蛙王子 (2013-05-03) (圖)
孟德爾遜小提琴協奏曲第三回 (2013-05-03) (圖)
紀念趙無極:大師留給了我們甚麼? (2013-04-30) (圖)
藝評:「裸體」與「留飯」 (2013-04-30) (圖)
植根傳統 顛覆傳統 布魯克林騎士 (2013-04-26) (圖)
重現《伊狄帕斯王》 (2013-04-2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