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李秀恆秘藏10億古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李秀恆指,中國財富冒升,古董市場升值空間不俗。 張偉民 攝

——識揀還要講緣分 100件貨99件假

 現在是個追求理想,講求以興趣去尋找工作的年代,想不到人稱「鐘錶大王」的金寶國際集團董事長李秀恆,亦坦言經營了逾二十年的鐘錶生意並非自己的興趣,他現時已全力投入自己喜歡的古董收藏中去,古董更成為他公司的投資項目之一,目前收藏的古董價值超過10億元。對於買古董,他說,「100個叫你買古董的人,有99個的貨都是假的」,尋找古董要講緣分,同時要去大拍賣行,否則好易買錯。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明曄

 李秀恆日前接受本報記者訪問,笑言當年做鐘錶只是為了討生活,「我一畢業就入日本鐘錶公司,所以後來創業都是做老本行。我的興趣是不實際的東西,我喜歡的是文學和藝術。」目前古董收藏才是他的最愛,他說,公司的業務主要有三項,首先是日常業務鐘錶製造業;第二是物業、酒樓、電子等中期投資;最後第三項,就是古董藝術等,不動用的長線投資。

最愛明清官窯製品

 在李秀恆的辦公室中,一進去就見到不少古玩,恍如置身小型博物館,記者轉身也要小心翼翼。他指現時自己的古董收藏,僅公司就已經超過10億元,主要收藏中國古玩為主。雖然貴為「鐘錶大王」,但他指鐘錶的零件經不起時間考驗,因此投資不會揀鐘錶,亦不會收藏外國人的藝術品,一是我們沒什麼優勢,二是中國比歐洲早500年就有這些工藝。另一方面,他收藏的古玩主要是官窯製品,即都是專供皇帝使用的物品。

 「以前皇帝用的物品就是最好的,所有的技術和資源都高度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所以不是今天的可以媲美。現今很多技術所克服的困難,在古時都只能靠人手,好似燒一個官窯就可能需要砍伐幾十公里的樹,所以這個手工藝以後都不會再有,世界上亦不會再增加,爛一件就少一件。」

 在他辦公室的展櫃中,就有7至8件清朝窯官唐英的作品,他指唐英及明朝成化年的青花瓷和琺瑯彩瓷,是他主要系列的收藏。

不能盡信一個專家

 雖然李秀恆對古玩已很有研究,但他也絕不敢亂買,因為很容易會被騙。「100個叫你買古董的人,有99個的貨都是假的,收藏這回事,切忌貪念,一定要去大拍賣行,否則好易買錯!」他指,雖然在拍賣行買要付佣金,但7年8年後這個成本就會賺回來。而找專家鑒別古董,亦不能盡信一個,因為藝術有時很主觀,要多找不同方面的專家來問意見。

買佛像事事變順利

 李秀恆眾多收藏之中,他自己覺得最有趣和難忘的一件是「元末明洪武銅觀世音菩薩坐像」,這也是他喜歡的收藏之一。「這尊佛像原本是我2007年時介紹朋友買的,因為他新屋裝修,我一開始時已經很喜歡,但沒想到最後完了整個拍賣都無人買。後來對於買這尊佛像,一直洽談了3年,最後還是由我自己買了。我並無拜佛,但有時你得相信緣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知是否迷信,買完之後,好似很多事都真的很順利呢。」他指這尊佛像以大概二三千萬買入,相信如今的價值應該過億。

 對於古董市場的前景,李秀恆認為未來的升值空間相當不錯,主要得益於中國財富冒升,以前窮人需變賣古董,但中國人今日開始有錢,當物質充裕到一個程度後,人就會轉而追求精神生活,又會擺放一些古董來顯示自己有修養和企業文化,所以很有市場。「哈哈,我也要放一些藏品在自己的酒店和商場中,與人分享」,他笑說。

相關新聞
人幣升值系列三之一:珠三角港企 硬啃升值成本 (圖)
習奧會 人幣炒風勢飆 (圖)
八年升值逾25% 蠶食港企利潤 (圖)
港人幣期貨 10萬美元起步 (圖)
港企可採用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措施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 (圖)
外圍欠穩 港股勢低開 (圖)
本港ADR上周五於美國表現
特稿: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硬道理
港製衣協會下月簽約投資緬甸 (圖)
方正數碼等5.7億奪長沙商住地
盈天獲復星醫藥轉讓同濟堂
張震遠辭友邦獨立非執董
中港照相購擎天世紀資產
李秀恆秘藏10億古董 (圖)
官員不識寶 自動獻身無人賞識 (圖)
中小企生存之道:快、靚、新
鐘錶大王:看不到鐘錶業明天 (圖)
經濟轉型 要有土地配合 (圖)
李秀恆Profile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