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秀恆表示,當局對古玩認知不足,使市民少有欣賞古董的機會。 張偉民 攝
「藝術發展」話題在本港早前因為一篇得獎影評,近日又因一隻吹氣膠鴨,忽然變得熱烘烘。作為一個收藏家,李秀恆認為港府跟不上發展。他說,「香港以前其實不乏知名的收藏家,他們很多都很受外國的歡迎,邀請他們去展示自己的收藏。但在香港即使你自動獻身給博物館,他們對古玩第一未必有太大的認知,第二是作風好官僚和死板,令到很多市民失去欣賞古董的機會。」
「不是有硬件就可以」
然而,現時香港潮流興講文化保育,舊建築物不可以拆,西九文化區要放一些藝術品,但李秀恆好懷疑,「突然間哪裡有這麼多藝術品走出來擺放呢?」「香港人不是無文化,而是香港社會一向都沒有這套文化。做保育和藝術不是有硬件就可以,也不是請幾個外國館長回來就可以解決,還需要有軟件配合。」
他稱,要在外國買藝術品回來需要很多錢,問題是政府如何吸引本地藏家願意把自己有價值的收藏拿出來給大眾觀賞,「最慘是政府官員並不是藏家,既不了解又沒有這個愛好,又如何去做藝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