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法江。 聶曉輝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聶曉輝) 香港與內地不可分割,青少年對內地的文化多一點認識,只會有百利而無一害。數名曾參與「共創新世界」暑期實習團的在職人士,昨在啟動禮上向即將到內地實習的學生分享旅程上的點滴,更勉勵後輩珍惜是次難得的機會:「當其他同學仍在暑假尋求實習的機會時,我卻早已有實習經驗,更在策劃大型實習團,已贏在起跑線。」
見工履歷加分
現為恒隆地產人力資源部經理助理的林美玉,是第一屆「共創新世界」暑期實習團的參加者。她指出,當年到上海實習令她獲益良多,更由一個修讀英文教育的人立志在商界發展。她指出,不少企業招聘時,均會對曾到內地實習或對內地有深厚認識的人加分。她又謂,大學二年級暑假時,身邊同學仍在尋求實習機會,她卻已協助策劃新一屆的「共創新世界」暑期實習團,履歷明顯較別人優勝。
適應文化差異
過去亦曾參與「共創新世界」暑期實習團的葉法江,曾先後到過北京及上海實習,對在內地發展十分感興趣。他指出,曾到北京招商證券客戶服務部實習,主要將公司團隊分析的證券資料,向客戶介紹;亦曾到上海恒生銀行實習,主要擔任產品管理等工作,並被委派到其他銀行了解其產品,獲益良多。
他指出,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存在一定差異,「有一次客人致電問如何到達某分行,我便教他乘地鐵到某個站,再用向前走的指示方式,但他表示唔明;原來內地是以方位,即向東、向西走多遠等指示方式,這明顯存在不同之處。」
尋機遇增見識
今年的暑期實習團參加者、即將到北京中國電力合資集團實習的劉子晴對是次旅程躊躇滿志,「內地充滿發展機會,雖然未必適應內地的法律及政治制度,但今次機會難得,希望可了解多一點。」至於即將到大連商交所實習的梁衍晴則指出,香港工作壓力大、步伐快,相信在內地有另一種體驗,而挑選大連正是因為那裡並非最熱門城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平日旅遊都有機會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