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iBond3認購反應較過往兩批佳,有銀行分行須每十數分鐘補充發行資料予客戶索取。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市場擔心美國聯儲局提早「收水」,美債息急升至1年多高位,高企於2厘水平,促使新興巿場資金外流,港股隨時應驗「六絕」。故港府此刻推出第3批通脹掛u債券(iBond3)可謂「及時雨」,料iBond3回報雖不及前兩批,但仍吸引大批投資者認購。不過,有市場人士指,相對於iBond,高息股及其他債券目前的風險就大得多,呼籲「好息之徒」謹慎選擇投資時機,否則隨時賺息蝕價。
憂美退市 股市債價現波動
康宏理財昨日發表報告,指截至今年5月底止,康宏MPF指數報178.4點,按月微跌0.88%。在各類強積金表現中,以股票基金表現相對較好,5月份平均只跌0.29%,跑贏同期瓻的1.52%跌幅。債券基金的表現更差,同期平均跌幅達1.97%。康宏指出,美國退市的猜測不斷,對債券的價格會造成困擾,故建議風險承擔能力較低者,可考慮貨幣基金鎖定利潤,待市場消化部分不利因素後再作部署。5月份環球股票基金上升了0.75%,人民幣及港幣貨幣基金亦有0.21%的升幅。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鄭家華表示,債券基金下跌,與近期高息股下挫有著連帶關係,簡單來說,全球投資者憂慮聯儲局突然「收水」,縮減買債的規模,美債價格即時下跌,令債券表現疲弱,債券基金自然難以做好。同時,高息股如領匯(0823)等也因美債孳息率飆升而急回,從以收息作招徠的朗廷酒店(1270)掛牌以來瞬即「潛水」,已顯示投資者對高息股的眷戀程度大減。
他表示,美國推出多次量寬措施後,債券及高息股價格一直上升,當美國可能退市和加息的消息傳出,已引起大量的債券沽貨拆倉潮,雖然很多市場人士仍質疑聯儲局是否真的那麼快退市,但債券及高息股的高峰期或已過去。不過,像iBond這類回報參考通脹率的投資,風險則更低,適合保守人士投資。
通脹愈高 iBond回報愈高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表示,一般來說,經濟回復增長,息口會有上調的壓力,因為央行都會利用息口控制通脹。債券及高息股於此時會被視為保守投資,資金普遍流向股市,導致債價下跌,但iBond的回報卻跟隨通脹,經濟愈好、通脹理論上會愈高,同時iBond的回報也提升,故此產品比傳統債券更具吸引力。
收息產品中要與iBond回報一較高下的,唯有人民幣債券,理由是人民幣具升值概念,但人民幣的企業債也存在著一定風險,由於內地現時經濟並不理想,投資者需要一定的冒險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