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搶米熱潮:港人難為無米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之前國際食米價格飆升,香港不少市民都擔心食米加價,儘管當局呼籲市民毋須恐慌,但部分人連日來仍然到超市「搶米」。資料圖片

——今日香港 + 現代中國 + 全球化 + 公共衛生

 有媒體報道,近日多了內地旅客來港購買食米返內地,引起人們擔心繼搶購奶粉狂潮後,再掀搶購食米的風潮;如果真的發生,這個「搶米潮」會否導致本港食米出現短缺的情況呢? ■嘉賓作者:鍾文堅 資深通識教育教師、中學通識科教學顧問

基礎級:後「搶奶粉」時代 轉掀「搶米潮」?

 5月中旬,廣州市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藥監局)公布食米及相關製品的抽驗結果,發現有近半數樣本的重金屬鎘含量超標;所以,不少當地及鄰近的居民趁來港自由行時購買袋裝食米。近日,隨著越來越多內地旅客來港買米,有人推測可能演變成繼「搶奶粉」後的「搶米潮」。

出現「搶米潮」?不可能!

 雖然「搶奶粉」和「搶米潮」都是源於內地有關食品的安全出問題,內地民眾對其失去信心,所以來港購買,追求食得安心。但只要細心分析,出現「搶米潮」的可能性甚低,原因有三:

1. 食米受本港的《儲備商品規例》所規管,無論進出口都受到嚴格管制。基於食米是本港居民的主糧,政府早於上世紀較早期已經實施有關法例:一般離境旅客只可攜帶重量不超過15公斤的食米。故不大可能出現像奶粉被大量搶購後運返內地的情況。

2. 根據上述條例,已註冊的食米貯存商,需要維持供應全港居民一段合理時間食用的儲備存貨(現為15天),以應付突發和緊急狀況,確保食米的穩定供應。故縱使出現短暫的搶購情況,食米的供應亦不會出現如奶粉般的斷供情況。事實上,早前的奶粉搶購潮,斷貨也僅限於少數幾隻受過分吹捧的品牌,其他牌子卻沒有缺貨。

3. 雖然大部分奶粉和食米同屬進口食品,但兩者的性質有頗大差異,並不能相提並論。

進階級:飲食改口味 市民飯量減

 倘若「搶米潮」真的出現,本港的食米是否真的出現「危機」?

1. 食米雖是港人主糧,但因為隨著過去數十年的社會經濟發展,致使港人的生活和飲食模式產生轉變,今天「沒米下肚」已非太大問題。(見表一)

 從上表數字見到,近5年港人的耗米量的變化不大,人均年消耗量大抵維持在43公斤到48公斤之間,其間有升有跌,波幅不大,只是在2012年再跌到43公斤,是近年的新低。雖然單看5年的數據未能反映其中的變化,但當找來更長年期跨度的數字作比較,就看到極大的轉變。在網上找到政府統計處所公布的一份相關資料,在2006年,港人平均每月消耗食米3.8公斤,相較1963年的9.2公斤,43年之間,下跌了有近六成之多。由此可見,食米對港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日漸下降。

2. 縱然食米供應暫時出問題,市民亦較容易找到其他替代品(substitutes),短期不擔心要挨餓。根據食物安全中心有關調查的資料顯示,稻米類食品約佔本港居民日常食糧消耗量的六成左右,其餘則為麥類和全穀類食品。

3. 依賴程度不同。嬰兒慣常食用某一特定品牌奶粉,較難轉換其他牌子,故某幾隻品牌奶粉出現嚴重的缺貨斷供的情況,導致搶購風潮更加突出。食米雖是主糧,但市民對其依賴度卻不高,市面也沒有較突出的品牌,因為食米的來源地和品種甚多,故可供選擇的也不少。

摘星級:進口穩定 米源充足

 上文提到,香港現時的食米來源和品種甚多,筆者翻查工業貿易署的有關食米統計資料,望有助大家了解其中較詳細的狀況。(見表二)

 從上表所列出的數據,可見近5年來食米進口有3點較特別之處:

1. 進口米總額相對穩定

 以進口總額而言,數字都維持在30萬公噸以上;近年在總量上可說是有升有降,但總的來說尚屬穩定。當然,若加上本港人口持續上升的因素,雖然10年總人口只增5%左右,人均耗米量也是有下跌了的。

 本港人均耗米量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是在20世紀後期,這也是經濟起躍起飛時期,反映了本港社會民生進入富足的階段,本港居民由過往吃得飽,漸次轉變為要求吃得好,所以改變了從前以食米作為單一主糧的格局。

2.進口來源地所佔比率變化大

 首先,雖然泰國這世界產米基地仍佔進口的首位,但所佔比率卻由早年的近九成跌至去年五成左右,而其鄰國越南則自近幾年大幅躍升到約三成半。產生上述變化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因泰國受害於天氣因素,影響稻米產量,使糧價急漲,再加上國內政局不穩的雙重打擊,故其食米輸港比率急降。另一方面越南政局趨穩,經濟則漸轉開放,增加了食米出口賺取外匯,加上越南米價較相宜,遂適時地填補了泰國米空檔,前幾年只不足1%,近幾年則猛增。

 其次,內地輸港的食米則漸次增加到2010年的近一成三後,回落到去年少於8%;估計人民幣匯率近年大幅上漲是主因,亦也許有受內地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影響。

 另外,澳洲米逐年萎縮到少於1%,在去年才稍見回升,相信這也是跟過去一段時期澳元匯率上升和國際米價急漲有關。

 最後,美國和其他地區進口的食米,所佔比率雖屬微不足道,近幾年則見上升,箇中原因有待進一步作了解。

3. 不同區域所佔比重大抵維持

 假若將來源地以距離劃分,可粗略劃分為三個區域,分別是中國內地、東南亞及運輸距離較遠的其他地區;內地約佔一成上下,東南亞則佔達八成至九成,其他地區則只佔少於一成。

|結|語|

由是觀之,因本港實施開放經濟自由貿易,只要具備經濟條件,由於進口來源不少,要保證穩定的食米供應的問題應不大。另外,食米對港人的重要性也日漸下降,就算出現最極端的情況─「無米炊」,亦對本港居民的生活質素影響有限。

想一想:

1.根據上文,試分析出現搶米潮的可能性。

2.參考表二並就你所知,指出本港進口食米出現的主要變化。

3.承上題,試分析香港進口食米出現變化的主要原因,分3方面說明。

4.有人認為,「針對現時內地食品安全的問題,去香港購食米不是一勞永逸的做法」,你有多大程度同意這一觀點?

5.提出一些香港政府可採取的措施,以避免「搶米潮」的出現,並加以解釋。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延伸閱讀:

1.《毒米早現深圳 港恐現搶米潮》,香港《文匯報》,2013年5月21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21/YO1305210011.htm

2.《毒大米曝光後上下游忐忑不安進口米銷量大增》,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3-05/28/c_124772277.htm

3.《「鎘米」引憂:明天,我們吃甚麼?》,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6/09/c_116099352.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資料速遞站:

請即登入http://kansir.net/「Kan Sir通識教室」瀏覽更多參考資料及學習教材。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網安警號 (2013-06-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太空教師 (2013-06-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郵碼啟航 (2013-06-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同志」難言 (2013-06-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龍尾建灘 (2013-06-17)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治療思覺失調 (2013-06-17)
通識把脈:IES訪談講究技巧 (2013-06-17)
搶米熱潮:港人難為無米炊? (2013-06-17) (圖)
表一:港人全年平均耗米量(單位:公斤) (2013-06-17) (圖)
表二:食米進口數字(單位:千公噸) (2013-06-17) (圖)
概念圖:搶米潮? (2013-06-17) (圖)
商德可貴:職場零意外 夥計最Like (2013-06-11) (圖)
概念圖:勞工職業安全 (2013-06-11)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競爭力失金 (2013-06-10)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蘋果變「禁果」 (2013-06-10)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醫保難題 (2013-06-10)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五城群在望 (2013-06-10)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中緬氣管 (2013-06-10)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留守童念父母 (2013-06-10) (圖)
通識把脈:評論題型 要求多角度分析 (2013-06-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