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家庭農場引進來 自負盈虧續改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0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農民被視為「東方奇蹟」的幕後功臣。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能源科技與環境+全球化

農革新風 5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瑞士期間,專程參觀蘇黎世市郊的古爾登貝格家庭農莊。1934年始建的農莊佔地40公頃,只有6人經營,從事奶牛養殖、種植、農產品加工等農業活動。李克強感言,農牧業要提高效率,就要走規模經營的道路;同時認為,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轉變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正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這已非內地領導人第一次釋放對「家庭農場」喜愛和支援的信號。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流轉」後,「家庭農場」已成為最熱辭彙之一。究竟甚麼是家庭農場?它對中國的農業發展、農民收入和農地保護有何利弊?若中國的農地制度因而產生結構性調整,將會如何影響宏觀經濟?下文將作詳細探討。

 ■梁江南 內地傳媒工作者

作者簡介: 梁江南 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哲學碩士課程(研究型)。香港政治學會會員。研究範圍包括中國三農問題、社會文化、區域經濟等。

小知識:家庭農場 Family Farm

 一種現代農業家庭組織,以農戶家庭為基本組織單位,以市場為導向,近似或完全公司化運作(工商註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專業從事適度規模的農林牧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的農業經營主體。在管理效率、產出效益和示範效應方面,美式家庭農場獲得世界範圍的普遍讚譽。美國農業部農場服務局是農場法律法規的執行機構,對家庭農場的定義非常詳盡:大量生產銷售農產品、擁有足夠盈利以支付運營費用、自營管理、可聘請全職或季節性兼職勞工。

一號文件助解「三農」困局

 「一號文件」是中共中央每年度發布的首份文件,是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項工作的指引。多年來,它已成為國家著力解決「三農」(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路線圖。下表為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有關三農的「一號文件」的推出時間和主要內容。

  目前在內地,「一號文件」這個獨特制度形式成為總結過往農業發展經驗、也是未來「三農建設」需要注意的宏觀方向和具體內容。縱觀下表主題,不難看出,土地使用制度一直都是有關「三農」問題的制度設計重點。(基礎級)

 年份  主題

 1982年 實施農業生產責任制;改善農村商品流通;推廣農業科技;

 1984年 延長土地承包期,鼓勵農民投資;發展商品生產;

 1985年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金融;

 1986年 堅持農業國民經濟基礎地位;進行農村經濟改革;

 2004年  「多予、少取、放活」:增加對農業投入,減輕農民稅務負擔、放活農村經營;

 2005年 「兩減免、三補貼」:減免農業稅、取消農業特產稅;對種糧農民實施直接補貼,對部分地區農民實施良種補貼、農具購置補貼;

 2006年 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農村社會事業;

 2008年 城鄉一體化發展;保障農民土地權益;

 2009年 大幅增加農業補貼;監控農產品品質安全;

 2010年 農業生態安全屏障;農業對外開放;改善農村民生;

 2011年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投入穩定增長;

 2012年 農業科技創新;強農富農惠農政策體系;

 2013年 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準;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

耕者用其田 創東方奇蹟

 內地農民極少擁有自己的土地,幾乎必須成為佃農(Tenant),即向地主交地租、向國家納稅。1949年後,國家政治生態環境的演進也促使土地使用制度產生變化。首先,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推出,至1952年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施行「耕者有其田」的農民土地所有制,農村土地使用的權利和得益首次由農民主導。至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內地推動農業合作化等運動,土地個體私有制又轉變為集體所有制。上世紀70年代尾至80年代初,內地多個地方的農民以創新智慧和勇氣,首創以家庭為主要經營單位、「所有權歸集體、使用權歸個體」的土地使用模式,拉開改革開放大幕。這種制度演進在其後的30年繼續發生,不僅穩定地權,也確立社會改革的主調,釋放農村乃至整個社會的生產力,製造世界經濟版圖的「東方奇蹟」。(進階級)

承包制不合時 食無味棄可惜

 內地耕地不僅數量極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地域差距明顯。除少數國營商品糧生產基地外,小農經營是普遍盛行的耕作模式。這種規模小、效率低、產出市場化程度低的模式也阻礙耕地發揮最大經濟效用。

 改革開放以來,由基層創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最適合國情的土地使用模式,讓人民由溫飽走向小康。但在現階段,這種制度已漸不適應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也不符合城市和鄉村的協調持續發展,新型家庭農場模式需要循序漸進地引入並實施。

 土地擁有權模糊:在法律意義上,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但在實踐層面,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對土地所有權屬非常模糊,而且基本不享有土地所有權變更而衍生的經濟利益;承包責任制的法律基礎是一個不充分的土地所有權。

 民工出城致拋荒:長期以來,承包土地是大部分農民的生活物質來源和福利保障,也是他們從事非農產業而遭受風險時的安全網和保護傘。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大批農民從田間走進車間,成為農民工,村莊空心化和老齡化的趨勢也變得明顯,大多數省份的土地拋荒現象已日趨嚴重。對於在外打工的農民而言,土地變成「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順應城鄉新結構:農民家庭對自己經濟利益的取捨和追逐也讓學術界和領導人意識到,勞動力和土地等農業資源要素向城鎮流失,導致農業基礎越來越脆弱,必須順應現實,發展出一種可平衡人地關係、適應城鄉結構、保障農業安全的一種土地使用模式。(摘星級)

|結|語|  經濟利益格局變化是制度進化的主要動力。農業部資料顯示,內地有3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範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地區,包括超過6,670個家庭農場。目前而言,作為舶來品的家庭農場在內地還是新鮮事物,但它已以「生產規模化、經營集約化、成果市場化」的鮮明特徵,對傳統農耕社會小型、粗放和自給自足型的小農經濟產生強烈衝擊。農業是內地國民經濟的基礎,需要一個高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來提供澎湃動力,家庭農場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內地耕種環境的局限因素。

2. 參考上文,說明家庭農場的特色和優勢。

3. 你認為家庭農場能衝破題1所述的局限嗎?解釋你的答案。

4. 中央和地方政府應推出哪些政策來扶持家庭農場的發展環境?試從兩個角度加以說明。

5. 舉例比較中國和美國的家庭農場在成本投放和經營運作兩方面的異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李克強:加強中瑞合作 促進農業現代化》,香港文匯網,2013-05-24

 http://news.wenweipo.com/2013/05/24/IN1305240076.htm

2.《中國農民積極試水「家庭農場」》,新華網,2013-04-15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4/15/c_115391934.htm

3.《家庭農場發展亟待多方扶持》,《農村經營管理》,2012年第11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家庭農場引進來 自負盈虧續改革 (2013-07-05) (圖)
概念圖:家庭農場 (2013-07-05) (圖)
濫殺無辜:肉隨砧板上 肉隨砧板上 (2013-06-28) (圖)
概念圖:立法保護動物 (2013-06-28) (圖)
軟銷國力:第一夫人彭麗媛 舉手投足豔全球 (2013-06-26) (圖)
概念圖:第一夫人 (2013-06-26) (圖)
器官捐贈生死接力 (2013-06-24) (圖)
兩岸四地法例比較 (2013-06-24) (圖)
器官捐贈 路有多遠? (2013-06-24) (圖)
概念圖:器官捐贈 (2013-06-24) (圖)
雙雄互利:建新大國關係 中美共贏 (2013-06-14) (圖)
概念圖: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2013-06-14) (圖)
就業困局:內地大學生飯碗何處尋? (2013-06-05) (圖)
表1.大學招生人數保持穩定增長 (2013-06-05) (圖)
概念圖:大學生就業難 (2013-06-05) (圖)
社會忌諱:神州同性難戀 成眷屬不知期 (2013-05-31) (圖)
概念圖:同性戀者 (2013-05-31) (圖)
同步發展:「新四化」 讓城鄉發展更智慧 (2013-05-27) (圖)
概念圖:「新四化」 (2013-05-27) (圖)
概念圖:大部制改革 (2013-05-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