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發佈報告稱,為避免地方債導致類似巴西之前的銀行危機,建議中國建立一個以市政債市場為基礎、有自我風險控制機制的地方政府債務融資體制,並設想了過渡到這個目標的具體改革路徑。
馬駿解釋指,該條改革路徑可被稱為從行政管控地方債務向建立市場紀律過渡的一個過程,當中可通過市場機制的建立,加上立法、增加地方財政透明度、加強地方人大監督、建立預警體系等改革,將會硬化地方政府的預算約束。
他認為,新體制會有更好的透明度,可將許多隱形負債(如平台債)轉化為公開的政府直接負債,容易在早期識別和化解風險,避免風險擴大和從地方向全國轉移;有自我約束機制,對風險較大的地方政府,債券市場會以較高乃至懲罰性的利率抑制其融資能力,甚至完全切斷其融資渠道;投資者來自銀行、保險、基金、其他機構、外資、個人等,有足夠分散度,不會過度集中於銀行體系,降低了系統性風險。
另外,通過提高中央政府不完全買單的可信度,降低道德風險,減少地方政府因上級政府的「隱性擔保」而過度借債的衝動,同時減少投資人因為「隱性擔保」而低估風險、過度投資的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