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簡單介紹上海越劇發展成全女班的歷史,目的是證明地方戲曲是可以發展成全由女性演員擔綱演出,那麼,粵劇全女班為甚麼只得十多年興盛的光景呢?
溫誌鵬在《粵劇女班初探》一文指全女班分「省港大班」,專門在廣州市、香港、澳門、上海、梧州、天津等大城市及國外如新加坡、美洲等地演出;「四鄉紅船班」,到廣州附近城鄉如南海、番禺、順德等地演出;「公司班」,在廣州市建有舞台的的百貸公司(大新、西堤、先施、安華等)天台演出;「茶居班」,在廣州的茶樓(澄江、涎香、天南等)演出。除上述提及的演出地點外,女班還會演堂會戲及神功戲,廣州部分戲院(寶華、東樂、河南等)也會邀請全女班演出。他又引述梁沛錦博士撰著《粵劇劇目通檢》一書的資料,全女班的數目有六十多個,劇目共一千八百四十齣。以十數年的光景來說,其演出地域之廣及演出劇目之多,顯示其蓬勃發展,深受歡迎。當年太平戲院經理沅杏翹便曾說:「四班仔不及一班女。」
當年,粵劇女班以倣傚男班作招徠,所演的劇本大部分源自全男班,表演方面極力模仿名伶,如陳皮梅仿薛覺先,專演他的戲,有「女覺先」之稱;陳皮鴨仿馬司曾,人稱「女丑生王」;任劍輝仿桂名揚,譽稱「女桂名揚」。可見,除較有號召的大女班會聘請編劇撰寫劇本外,全女班都很少擁有自己的首本戲,也沒像上海越劇的全女班發展出一套陰柔美的演出風格,成為女班未能在粵劇確定位置的主因。
到了一九三三年,香港開始男女同班,女演員反串演腳式和男演員反串扮花旦的演出形式同遭磨難,全女班和全男班的生存受到打擊,漸漸淡出舞台;不過反串的風氣還是流傳至今。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