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韋君
印度盧比大跌至紀錄新低,而泰銖也跌至一年低位,在市場憂慮資金流出新興市場下,港股昨日也未能倖免,最多曾跌逾550點,而10天及20天平均線亦告先後失守。儘管港股大跌,不過港匯卻依然十分平穩,本地資金外流並不明朗,昨市的急跌,無疑有過敏之嫌。
本地一線銀行已公布上半年業績,大部分有交代。就以恒生銀行(0011)為例,今年上半年錄得純利升99.6%至184.68億元,主要由於對興業銀行投資重新分類收益84.54億元所致,若不包括該收益,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7%至89.51億元。此外,東亞上半年錄得純利33.76億元,增13%,也勝於預測中值的27.8億元。
人民幣業務優勢勝同業
本地一線銀行股業績報佳音,作為本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的中銀香港(2388),已定於下周四(29日)公布中期業績,其成績表也值得憧憬,若該股短期因港股調整而回落,無疑也提供低吸的機會。據大和證券發表研究報告預期,中銀上半年純利109億元,按年下跌3%,但當中並未計及物業重估收益,而撥備前營運盈利則按年升11%,至141億元,主要由於淨息差按年及按半年均有所擴闊,以及費用收入增長理想,而中銀也最為受惠於內地6月同業拆息抽升的時間,其人民幣離岸存款為最大,都有利其淨息差。
基於中銀擁有優勢,大和因而給予其「買入」評級,目標價30元,即較昨日收市價24.55元(下跌0.30元),尚有約22%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花旗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分析機構投資者在上半年對各港銀的投資取向,當中以中銀香港最受追捧,機構投資者合共持有194億元中銀股份,為中銀每月成交量的2.87倍。
彭博社綜合券商估計,中銀今年預測市盈率(PE)約12倍。由於中銀預測PE低於東亞的12.66倍,而其息率達5厘,則較東亞的3.44厘顯得更為吸引,相信也是中銀攻守皆宜的吸引之處。趁股價調整部署中線收集,目標為年高位的2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