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股市縱橫:中銀質優 趁調整收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韋君

 印度盧比大跌至紀錄新低,而泰銖也跌至一年低位,在市場憂慮資金流出新興市場下,港股昨日也未能倖免,最多曾跌逾550點,而10天及20天平均線亦告先後失守。儘管港股大跌,不過港匯卻依然十分平穩,本地資金外流並不明朗,昨市的急跌,無疑有過敏之嫌。

 本地一線銀行已公布上半年業績,大部分有交代。就以恒生銀行(0011)為例,今年上半年錄得純利升99.6%至184.68億元,主要由於對興業銀行投資重新分類收益84.54億元所致,若不包括該收益,股東應佔溢利上升27%至89.51億元。此外,東亞上半年錄得純利33.76億元,增13%,也勝於預測中值的27.8億元。

人民幣業務優勢勝同業

 本地一線銀行股業績報佳音,作為本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的中銀香港(2388),已定於下周四(29日)公布中期業績,其成績表也值得憧憬,若該股短期因港股調整而回落,無疑也提供低吸的機會。據大和證券發表研究報告預期,中銀上半年純利109億元,按年下跌3%,但當中並未計及物業重估收益,而撥備前營運盈利則按年升11%,至141億元,主要由於淨息差按年及按半年均有所擴闊,以及費用收入增長理想,而中銀也最為受惠於內地6月同業拆息抽升的時間,其人民幣離岸存款為最大,都有利其淨息差。

 基於中銀擁有優勢,大和因而給予其「買入」評級,目標價30元,即較昨日收市價24.55元(下跌0.30元),尚有約22%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花旗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分析機構投資者在上半年對各港銀的投資取向,當中以中銀香港最受追捧,機構投資者合共持有194億元中銀股份,為中銀每月成交量的2.87倍。

 彭博社綜合券商估計,中銀今年預測市盈率(PE)約12倍。由於中銀預測PE低於東亞的12.66倍,而其息率達5厘,則較東亞的3.44厘顯得更為吸引,相信也是中銀攻守皆宜的吸引之處。趁股價調整部署中線收集,目標為年高位的28元。

相關新聞
重磅股ADR齊回升 港股重創 外圍反彈 (圖)
後市分析:港基本面良好 恒指21,500有支持 (圖)
逾六成個股跌 60牛證打靶 (圖)
本港昨日急跌股份 (圖)
對沖基金拆倉 亞股匯齊瀉 (圖)
亞股昨普遍下挫
新興市場光環褪色
特稿:亞洲再爆金融風暴?
銀娛賺46億增35%新高 (圖)
合和核心溢利12億倒退9%
永亨人幣定存息3.2厘
傳嘉國附屬融資擴至逾30億
光證復牌跌停 官媒促重罰 (圖)
80券商用「烏龍」軟件 中證監查銘創
中海油賺343億增8% (圖)
中旅下半年資本開支逾20億 (圖)
中遠國際中期少賺44%
金鷹跌7.3% 稱會繼續回購 (圖)
兗煤有信心今年有錢賺 (圖)
澳博路氹洒店引入Versace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