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聲光透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華語紀錄片節2013 邊緣人的邊緣故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勞師來施》

 一個地方、一件事情、一個狀態、一個人物,都是紀錄片書寫的內容。沒有驚爆動作、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甚至不為娛樂,卻有最靚麗的人文景觀,最動人的故事。去年年底,台灣紀錄片《不老騎士》的熱血浪潮捲至香港,片中老人的不老精神讓人肅然起敬;年初,陳安琪的《三生三世聶華苓》上映,獨特的題材讓人眼前一亮,紀錄片折射出浩瀚的人文精神。

 而今天開畫的華語紀錄片節2013則帶來兩岸三地更多優秀影片,本地大專院校學生的積極參與、台灣紀錄片工會的加入,為電影節的片單增添色彩。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圖:主辦方提供

 由采風電影主辦的華語紀錄片節已來到第六個年頭,今年有四十六部影片放映,為歷年之最。今年首次設有「學生作品選」及「台北紀錄片工會作品選」,新生代與中生代導演的集體亮相,觸碰的題材更多元,展示的城市面貌也更廣闊。電影節節目統籌林偉鴻表示,來年將邀請台灣大專院校參與,未來也希望加入一些亞洲影片放映。

學生作品突圍而出

 本地紀錄片一向泛人問津,質素參差不一,以往參選的本地作品只有零星幾部,入選的作品主要以內地、台灣的為主。今年雖然只有曾翠珊的《冷雨盛夏》入圍短片組,但參加比賽的本地片從幾部增加到十多部,而林偉鴻也喜見有學生主動參加。學生作品大多以人物為題,拍出社會低下階層的故事。中大學生譚曉怡、李俊桐的《城市農夫》,細膩地捕捉馬屎埔村居民在城市發展的大潮流下,守衛家園、用心經營農場的艱辛經歷。公開大學學生梁浩倫在《勞師來施》中,著意刻劃一個遊走於石硤尾與太子的雪糕伯伯,鏡頭裡的九旬老者步履蹣跚,每天花三個多小時推著雪糕車到大坑東一中學外,一推便是半個世紀。演藝學院學生黃勺嫚則以《牽牛花》帶出女義工洋洋與一群流浪牛的故事。

 內地紀錄片社會議題豐富,台灣紀錄片呈現出地道的人文關懷,本地片相對來說,題材較為狹窄,大多以一個人、一件事出發,如大師班(六月中於長洲舉辦的「紀錄片大師班──青年訓練營」)結集作品《長洲誌》、學生作品《張大師》、《梁師傅的一天》等。慶幸的是,紀錄片雖然較為冷門,但依然有不少年輕人願意投入拍攝,仍見曦微曙光。

刻劃內地社會矛盾

 內地紀錄片導演的鏡頭異常廣闊,除了聚焦於城市的荒誕情景外,也捕捉了農村的傳統面貌及發展大型工程背後的遺症。曾任《新華社》、《南方周末》攝影記者的周浩,在面對大是大非後,鏡頭愈趨冷靜,沒有過多的批判,反而拍出了社會制度下一幕幕可笑、荒謬的情景。2001年,他以《厚街》成名,隨後又拍了《高三》、《書記》、《差館》等影片,焦點皆放在草根平民身上。今次入圍長片組的《急診》也是非常「周浩式」風格的作品,內地公關單位的荒誕讓人發笑、讓人無措。常說內地醫院濫收費,周浩偏要告訴你,濫收費原來是因為醫院要自負盈虧;原來每出一次救護車,公安要付費;如果人死了,公安為了省錢,會不簽名拒絕繳救護車費;而醫院為了賺錢,病人使用點滴架也要收費。跟隨周浩的腳步,觀察社會機構的運作,除了邊看邊笑之外,還有一種悲愴莫名、難以言之的情緒在其中。

 短片組入圍作品《二》,反映了內地城市階層的潛在問題。導演沈潔鏡頭下的14歲小混混,被學校開除後終日在街上遊盪,打架、搗蛋,滿心只想逃出小鎮,去城市賺錢。沈潔的敘事式拍攝手法,銳意描繪年輕人的躁動熱血,他說,《二》是一部青春之歌,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台灣片以小見大

 相對於內地影片題材的大器,台灣影片則顯得小品樸雅。攝影記者李惠仁自資拍攝的《不能戳的秘密II國家機器》是影片中相當有份量的一部。以當地禽流感疫情散播為背景,再調查追蹤,揭發官員欺上瞞下,把相關官員拉下台,演繹了紀錄片的力量,也是「調查報道」的最佳範例。影片的網上點擊率過百萬,在台灣引起很大的關注。

 而蔡崇隆與阮金紅這對夫妻檔的作品,前者的《對岸異鄉人》入圍長片組,後者的《失婚記》也是台灣紀錄片中不可多得的精彩影片。《失婚記》描述「過埠新娘」來台追求幸福的過程,四個女子最終離婚收場,在人生的下半場,如何自處解決困難。阮金紅本身也是過埠新娘,經歷家暴、離婚、失業後,遇上蔡崇隆。蔡崇隆教她拍片,最後與她結婚,兩人的拍攝風格、題材非常相似,可將之並列對讀。蔡崇隆的《對岸異鄉人》同樣以性別為題,寫流落福建的台灣人與嫁去台南的內地新娘,兩人面對文化、生活差異所衍生的問題。

 出身於全景傳播基金會(1989年成立之電影機構)的李中旺、郭笑芸也帶來兩種不一樣的題材,李中旺關注在地人的生活故事及原居民生存困境,而郭笑芸則環繞家暴,鏡頭裡被虐打的女性、施暴的丈夫、在暴力下成長的年輕人,各有不同的心境與陰影,宏觀地反映出家暴中被虐者與施暴者的內心想法。

 儘管紀錄片是邊緣電影,紀錄片導演也是邊緣人,但他們鏡頭下的「邊緣故事」卻植根於主流社會裡,在一片野草中開出一朵朵小花。

相關新聞
華語紀錄片節2013 邊緣人的邊緣故事 (2013-09-06) (圖)
影音館:《唯神能恕》重口味救贖 (2013-09-06) (圖)
新戲上場:一刀切開資本主義金黃西橙 (2013-09-06) (圖)
流金歲月:葛蘭80歲慶生派對 (2013-09-06) (圖)
一部辭典的誕生 (2013-08-23) (圖)
銀幕短打:撐狂舞派怎會成主流? (2013-08-23) (圖)
最新影訊:媒體造市與犯罪明星 (2013-08-23) (圖)
影碟別注:《攻.元2077》高質科幻視聽展 (2013-08-23) (圖)
九把刀的熱血江湖 (2013-08-09) (圖)
新戲上場:盛女爆笑求愛記 (2013-08-09) (圖)
流金歲月:汪萍美艷如昔 (2013-08-09) (圖)
影訊:夏日國際電影節戲味十足 精彩不斷 (2013-08-09) (圖)
狂舞派為夢想起舞 (2013-07-26) (圖)
銀幕短打:情慾片救港? (2013-07-26) (圖)
最新影訊:「天堂」錯置的愛與慾 (2013-07-26) (圖)
二手好碟:《天咒》的人性反思 (2013-07-26) (圖)
搖滾樂裡的民間小調 (2013-07-12) (圖)
付出是因為太愛 (2013-07-12) (圖)
影音館:The Bling Ring原聲大碟─天真的創傷 (2013-07-12) (圖)
影壇熱話:伽俐略風潮 (2013-07-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聲光透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