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綠野遊蹤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尋幽探古好去處——錦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錦田位於新界元朗區東面,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尋幽探古的好去處。錦田古稱岑田,明朝萬曆年間才改稱錦田,是新界歷史最悠久的地區,區內建有不少村落,包括南圍、北圍、吉慶圍、泰康圍、永隆圍(合稱五大圍),尚有水頭村、水尾村、錦慶圍、泰康村等。

 錦田集中了多個古蹟,如二帝書院、便母橋、清樂鄧公祠、長春園和錦田樹屋等,每個景點相距只是數分鐘腳程。據說錦田樹屋原是書齋,因清初遷界的緣故,無人打理而荒廢,榕樹卻不斷長大,和書齋的牆壁、支柱繞成一起,屋變成樹,樹又支撐著屋。據最新考證,此屋原建於清朝,因一次政府實行邊界遷徙行動,居民搬走,人去留空,屋旁的大榕樹得以肆意生長,變成屋連樹,樹連屋的奇特情景。

齊逛書院 品其墨香

 二帝書院又稱「文廟」,是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由錦田十六位聲名顯赫的士紳籌建而成,作為供奉文武二帝及研習學術的地方。鄧族希望藉著文武二帝的保佑,以提高子弟的科舉成就。書院門前的小巷,鋪砌白石,俗稱「白石巷」,所以書院學生又被稱為「白石巷子弟」。

 書院是一所兩進式建築,前室供奉財帛星君,文星帝君、關聖帝君和文魁踢斗,中央隔一天井,後室為書齋。尋訪古蹟,對聯匾額絕對是少不了的詩意所在。書院內有草書寫成的對聯,「上座得南薰,五六月無暑氣;下堂皆北面,二三更有書聲」,另一聯「品竹評花,得意時何思何慮,烹經煮史,解悟處無古無今」,筆飛墨舞的草書正是錦田的武舉人鄧英元所寫。

 周王二公書院則位於錦田水頭村。此書院是為供奉清朝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而建,以報答二公上書朝廷,在一六六九年成功解除居民遷界之苦。清康熙廿四年(公元一六八五年)錦田鄉父老子弟建成書院。是年,他們建戲台酬神,以後每隔十年一屆建醮,此建醮習俗,至今已歷三百多年,相沿不斷。書院並有興學之用,培養族中子弟。

昔人背母 今攜母遊

 便母橋,又稱「敬母橋」,康熙年間由鄧俊元在水頭村建成,1959年重修。當時鄧俊元在水頭村建新居,而母弟仍居於泰康圍。每天,俊元背母過河,探望孫兒,若遇漲潮,便可能遇危險。於是買了六條花崗石頭,築成現時石橋。築成後,旁有碑文紀念,故名便母橋。該橋以六條長形花崗石為面,方形石塊為躉,全長三十餘呎,石質堅固,至今仍存。橋側立有康熙四十九年之建橋碑記及1959年之重修碑,載有建橋的經過。今日乃見石碑,可細細閱讀,感其孝意。

 聚星樓,又名魁星塔、文昌閣,當地人稱之為文塔,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屏山上璋圍北面,原為新界原居民五大家之一的鄧氏家族聚居地的風水塔。超過600年歷史,為香港現存最古的古塔,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亦是屏山文物徑的重點古蹟之一。聚星樓原高七層,但後來因風雨侵蝕,上面四層經已在風災中塌毀,只剩下現時的三層。聚星樓呈六角形,建基於一矮台之上,主要以青磚及麻石砌成。三層的聚星樓約十三公尺高,最上層供奉著主宰文運、掌管功名的魁星。聚星樓每層均有吉祥的題字,由上層而下分別是「淩漢」、「聚星樓」和「光射斗垣」。

相關新聞
尋幽探古好去處——錦田 (2013-09-10) (圖)
旅行資訊(第1499期) (2013-09-10)
周末樂悠遊——赤柱 (2013-09-03) (圖)
旅行資訊(第1498期) (2013-09-03)
秀麗幽靜的生態遊 印洲塘 (2013-08-27) (圖)
旅行資訊(第1497期) (2013-08-27)
暑假郊遊好去處——南生圍 (2013-08-20) (圖)
旅行資訊(第1496期) (2013-08-20)
那些年的回憶萬宜水庫 (2013-08-13) (圖)
旅行資訊(第1495期) (2013-08-13)
本土風情地貌遊 獅子山郊野公園 (2013-08-06) (圖)
旅行資訊(第1494期) (2013-08-06)
郊野自然生態行 三椏村 (2013-07-30) (圖)
旅行資訊(第1493期) (2013-07-30)
條條大路通嶂上 (2013-07-23) (圖)
旅行資訊(第1492期) (2013-07-23)
古樸漁村風情 三門仔 (2013-07-16) (圖)
旅行資訊(第1491期) (2013-07-16)
香港最美海蝕拱 吊 鐘洲 (2013-07-09) (圖)
旅行資訊(第1490期) (2013-07-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綠野遊蹤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