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文森) 珠江三角洲地區有多達5個機場,現時每日平均有約3,000架次航班升降,包括香港及廣州分別逾千架次、深圳逾500架次,及澳門約150架次等,難免令空域管制有壓力。為優化區內空中交通管理,國家民用航空局、香港民航處及澳門民航局於2004年一同設立三方工作組,期望優化區內空域設計,目標於2020年取消所有空域流量管制。三方亦對進場及離場航路等優化方案達成共識,以配合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發展方案。
民航處助理處長(航空交通管理)岑兆華昨日指出,珠三角南部內的5個機場地理位置接近,與香港國際機場最近的距離只有60公里,加上南跑道附近有不少高山,令設計航道存在不少限制,為善用空域,香港已經與內地空管單位協商,自2005年起香港向北的空域高度限制於非繁忙時間,即晚上11時至早上7時,移交高度由1.57萬呎降至1.28萬呎,目標於2020年取消珠三角區域所有空域流量管制,但他強調現時「空中高牆」的高度限制下降空間有限,正爭取延長下降限制的應用時間。
三方工作組達共識 「三統一」推程序標準
民航處表示,三方工作組已達成共識,同意採取「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程序」的原則,一同推動全面空域體制銜接程序及標準,涵蓋範圍包括改善飛行高度層分配、統一空管設備的標準及程序等,將繼續推動中、長期工作目標和計劃,繼續優化區內空域設計,包括飛行程序及航道,並設置相關的軟硬件設備,如訊息交換平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