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科學研究是一段漫長的道路,也是一段傳承的歷程。今屆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3位得主,承繼了前人對果蠅基因變異的研究,揭示當中操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開拓出研究「生物時鐘」的新領域;至今3人都已年逾60歲,亦正準備交棒予下一代,他們所屬的實驗室均有將研究生或科研人員現其成果進一步發展,剖析睡眠與衰老、晝夜節奏對健康影響等更對人類生活更切身議題。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已故的遺傳學家西摩.本澤開始著手研究果蠅,他發現把果蠅的基因變異,便可把其生物時鐘調快、調慢、甚至關掉,這發現雖重大,卻一直未有科學家能解開生物時鐘到底如何運作。至上世紀80年代,霍爾、羅斯巴殊和楊3人承接了他的研究,針對基因變異的果蠅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只要改變果蠅的「周期基因」,便可控制其晝夜節奏。
霍爾功成身退 盼研究有突破
參與研究半生,現68歲已退休的霍爾坦言自己已功成身退,「進一步的研究就交由下一代負責」,目前羅斯巴殊和楊的實驗室,新一代的科研人員都正努力繼承有關成果,希望於晝夜節奏及健康相關研究上作進一步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