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熱點透視》專欄作家 Peter Thal Larsen、Rob Cox
阿里巴巴傾向於選擇在紐約而非香港上市,這可能最終有利於兩個城市在上市公司管理方面作出改進。在香港,監管者不願意為阿里巴巴的治理結構破例之後,這家中國互聯網巨頭正重新考慮可能首次公開招股(IPO)的地點。香港贏得了堅持原則的美名,阿里巴巴的模式在雙層股權結構盛行的紐約亦料將遇更小阻力。
上市未必失控制權
矽谷的企業已經證明,上市並不一定意味著交出控制權。雖然谷歌(Google)和Facebook的創始人都不再擁有其公司的多數股權,但他們通過超級投票股權,擁有比外界投資者更大的話語權。
身為阿里巴巴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也希望保護該公司免受不必要的影響,即外界人士鼓動該公司短期內變革的看法。但香港股票交易所要求對所有股東一視同仁。因此,阿里巴巴提出賦予一些高管(即所謂合伙人)任命董事會大部分董事的權力。外界投資者仍有權投票否決他們認為不符合要求的董事,但是不能推選自己的候選人。
阿里巴巴認為,比起那些通過層層分離上市的子公司來控制企業帝國的香港巨頭,該公司的股權結構對股東來說同樣友好。但是,在香港上市必須通過港交所的上市委員會和香港證監會批准。監管者的結論是,合伙人制度儘管只持有13%的股權,但仍能夠實施控制,所以他們拒絕為阿里巴巴破例。阿里巴巴目前正在考慮在美國上市,或將於明年初進行。
港長遠將提高聲望
對港交所而言,失去這樁今年可能最大的IPO交易無疑是痛苦的。但是,拒絕為阿里巴巴這樣大規模的公司放寬規則,長期來看只會提高它的聲望。
同時,阿里巴巴的模式可能實際上會推高美國上市互聯網公司所執行的很低標準。儘管合伙人制度透明度低於發行兩種不同股票,但該公司不可能完全無視外部投資者。只要阿里巴巴聰明運用其非常規的股權結構,那麼選擇紐約而非香港可能對兩個城市都是好消息。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