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在美東時間9月18日結束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出人意料地宣佈,繼續維持目前每月850億美元的資產收購計劃。筆者認為,美國暫緩退出QE,短期內有助於鞏固中國經濟增長企穩的基礎;但從另一方面來講,美暫緩退出QE降低了中國資金流出的壓力,從客觀上增加了主動調控的壓力。加上美聯儲年內還有兩次例會,分別在10月和12月,在筆者看來,真正啟動QE退出時風險資產的風險猶存。
最近幾個月以來,新興市場國家中的印度、印尼和土耳其等國家,匯率急劇的貶值,利率飆升、外匯儲備也快速的下降,經濟增速呈大幅的放緩,種種現象都表明這些新興市場國家都出現了嚴重的危機信號,這就預示著美聯儲退出QE必然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市場的動盪和金融危機。
房地產泡沫風險未宜輕視
中國亦是新興市場國家之一,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更何況中國還有其自己的經濟隱患。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存在嚴重泡沫,泡沫必然破滅,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的話將直接導致債務拖欠、賤價拋售和銀行壞賬,而且這些想像已經在一些城市顯現出來,如果大規模爆發的話,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會出現典型的資產價格泡沫破滅所引發的金融危機。
影子銀行過度膨脹添隱憂
另外,中國商業銀行收入和利潤高速增長難以為繼。隨著商業銀行收入利潤下降、不良貸款急劇增加和資本金不足,爆發流動性危機可能性還是不低的。再加上近些年來中國影子銀行業務的快速增長。如果影子銀行業務再次過度膨脹的話,其後果最終導致大規模違約、壞賬,最終將釀成系統性金融危機。總之,在筆者看來,中國的經濟隱憂甚多,有待進一步觀察。
9月23日,滙豐銀行和數據編撰機構聯合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滙豐製造業PMI預覽值升至51.1,創六個月新高。該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較前月擴張,低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萎縮。筆者認為,在長久的低迷後,9月滙豐製造業PMI初值超市場預期回升至六個月高點確實讓市場為之一振,但也不排除有其很多假象的存在,因為近期中國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主要是基於固定資產投資與融資增長的基礎上,是否回暖有待進一步的確認。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