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票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便宜。在歐洲各國主權債務危機影響下,歐洲股市近年大幅下跌,很多投資者預期即將見底回升,可是當考慮到債務可能發生更多問題時,筆者相信其估值仍合理。雖然歐洲股票看起來比美國股票便宜,美國股市大多是高估值的高科技公司,歐洲股市則有很多純發放紅利的公用事業類企業。歐洲企業的利潤水準有無可能在短期內顯著上升?這種期望並不像聽起來那樣不切實際,並在市場當中激起一股「買入歐洲」的興趣,資金開始流入歐洲股市。
歐股收益率料升
我們用粗略技術分析,將美國和歐洲股市結合在一起看看,買入美國股票、賣出歐洲股票是近期大獲成功的交易策略,但目前看來,該策略似乎過度使用。自2007年初信貸危機初現端倪以來,標準普爾指數的漲幅較富時Eurofirst指數高出了52%。即使投資者近期對歐洲市場萌發興趣,美國股票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收益率仍較歐洲股票高出約9%。這一趨勢現在似乎即將開始逆轉。以上就是有關歐洲股市值得投資的理由。
通貨緊縮可能微
歐洲整體經濟目前陷於停滯,絕大部分地區深陷嚴重經濟危機。以上所有推理均基於歐洲企業利潤水準將回到長期均值的假設。不過就日本而言,自從該國經濟1989年到達高點以後,企業利潤持續下滑,用了整整15年才重新回到往日水準。在過去20年中,投資者曾出於跟今日看好歐洲市場同樣的理由,多次湧入日本市場,但都失望而回。目前看來,歐洲像日本那樣陷入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很小。將歐洲大陸以一個整體來考察,這裡從未經歷過像日本那樣嚴重的地產泡沫,歐企的負債權益比目前僅為40%,遠低於日本在陷入重度衰退4年以後當地企業123%的水準。在經濟危機爆發前,歐洲企業資本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達到了22%(1989年時日本的這一比率高達33%)因此歐洲不存在和日本一樣的過度投資後遺症。以任何可靠標準來衡量,日本股市估值已開始飆升,歐洲卻沒有。如果歐洲不陷入日本式困境,如果未來3年歐洲企業每年的利潤增長能夠持續,就將足以使歐洲像均值回歸經濟周期通常所表明的那樣。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