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試驗兩三年 方可顯功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30]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其間各種說法和爭議如影相隨。一直參與跟蹤相關細則研究的著名經濟學家、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對本報表示,三十多年前圍繞蛇口、深圳的爭議絲毫不亞於今日,鄧小平倡導的「不爭論」態度,同樣適用於今天的上海自貿區。他指,上海自貿區的功效需要兩至三年方可顯現,必將經歷「試錯」過程。

底線仍模糊 恪守「不爭論」

 張軍認為,「放」是中央對自貿區大的原則,但「度」和「底線」在哪裡,現仍較模糊,相信在兩至三年內會有明確說法。他認為,各方對自貿區的功能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因為無論是中央,還是上海,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心中沒底。他預測,自貿區建立之初會相對謹慎,步子不會邁得太大,未來推進的快慢則將視情而定,各部委意見達成統一,尚需時日。

 張軍說,「很多困難事先無法想像,只有等問題來了,脈絡才會逐步明晰,例如人民幣可自由兌換,過程中需要不斷探討高效監管。制度創新本身就有風險,只要遵循試錯法,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就可步入正途。」他表示,世界上有1,000多個自貿區或自由港,其中很多並不成功,上海也不可能簡單拷貝這些模式,實踐符合中國特色的制度創新並非一朝一夕。

金融創新優勢 須法規配套

 至於上海自貿區的當務之急,張軍認為,自貿區制度建設首當其衝,最重要的是中央和地方層面的法規清理,有些要實效、有些要暫停、有些則要調整。對於爭議最大的金融創新,他指,自貿區金融先行十分有必要,因為如果金融措施不配合,自貿區功能便會大打折扣,難以發揮優勢。「像外資行准入、電信增值,這些都相對容易做到,難點還是在於金融創新,如何為貿易提供結算便利,自貿區如果沒有金融服務,肯定沒有吸引力。」他預測,未來三年內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亦有可能在園區率先實現。

 張軍坦言,中國現在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體制改革如果跟不上去,特別在投資、金融方面滯後的話,就會阻擋前行的步伐。我們要發現經濟管理體制中與經濟全球化、自由化格格不入的絆腳石,必須掃清體制上的障礙。

相關新聞
滬自貿區掛牌 外銀門檻大降 (圖)
中銀監對自貿區銀行業8項支持 (摘要)
首批進駐金融機構
港銀籌入區設網點 (圖)
自貿區籌備半年掛牌
話你知:開放六領域
特寫:18分鐘簡潔「啟航」儀式
15%企業所得稅落空 財政部司長:滬自貿區不威脅香港 (圖)
上海自貿試驗區亮點摘要
專家解讀:試驗兩三年 方可顯功效
首列負面清單 經濟管理新模式 (圖)
外媒:自貿區顯中國改革決心
現場直擊:綜合服務大廳爆滿 (圖)
自貿區效應 園區租金飆兩成 (圖)
催熱周邊樓市 每平一夜漲5千 (圖)
特寫:周邊設施待完善 黑車橫行攬客 (圖)
數千億資金爭相參建
外交視角:「活力亞太」主題切合實際富有魅力
習近平出席APEC 未安排晤日首腦 (圖)
習近平行程時間表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