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業務部副總經理 林振輝
互聯網金融是今年內地最熱門的一個名詞,被視為傳統銀行的顛覆者,更是內地三大科網巨頭BAT(Baidu,Alibaba,Tencent)的主戰場之一。所謂互聯網金融,即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體,主要有三種形式:網絡小型貸款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金融中介公司。
現時,包括BAT在內的眾多科網公司不斷推出包含這三種形式的金融產品。繼阿里巴巴推出第一隻互聯網基金餘額寶之後,近日百度宣布將於10月28日推出和內地基金業巨頭華夏基金合作的收益率為8%的理財計劃「百發」。屆時,加上騰訊的財付通,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內地互聯網金融之所以發展如此迅猛,有幾個原因。首先是有強大的市場需求,現有的銀行體系無法滿足個人的信貸需求。其次是互聯網公司資金充裕,技術成熟,同時坐擁龐大客戶群—無論是騰訊、百度還是阿里巴巴,都擁有過億用戶。最後是政策支持,為了盤活貨幣存量發展經濟及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內地政府積極推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勢成中小銀行整合催化劑
儘管短期內互聯網金融公司無法撼動傳統大銀行的地位,但將會成為中小銀行整合的催化劑。互聯網金融公司主要針對個人信貸和小微企業貸款,信貸規模有限。以阿里巴巴的餘額寶為例,雖然其規模在幾個月內已經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但同較大的傳統商業銀行動輒過萬億的存款規模對比,仍有較大差距。
不過,互聯網金融很大可能會加快中小銀行的整合步伐。在銀行業持續改革,貸款利率下限放開的背景下,中小銀行的盈利空間已經被壓縮,互聯網金融將會加速中小銀行存款流失,或者在最致命的存款利率改革到來之前,許多中小銀行已經倒下。
另外,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基金行業的衝擊也不容小覷。阿里巴巴入主天弘基金,共同推出互聯網基金產品餘額寶、微信平台和財付通聯合華夏基金推出貨幣基金「活期寶」、百度聯手華夏基金推出理財產品「百發」,處處可見基金公司的身影。除了BAT三大巨頭外,各大電商如蘇寧易購、京東商城、當當網等也是基金公司積極合作的對象。
據內地《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統計,目前有基金產品的72家基金公司中,已經有近40家成立了基金淘寶店。內地基金行業自2008年以來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局面,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可以增加吸納資金的渠道;而互聯網公司缺乏資金管理經驗,但擁有技術和用戶優勢,二者合作可以實現雙贏。總體而言,筆者認為互聯網金融可以幫助內地實現金融產業結構調整和豐富市場產品,短期內將會迎來爆炸式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