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巖
自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之始,中國就設立高層機構來規劃和協調改革全局,這一機構在改革開放前二十年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2003年後,國家體改辦被撤銷、改革只能併入國家發改委後,近十年來中國改革步履維艱,外界總將改革難以推進歸咎為缺少超脫部門利益、推進改革的專門機構,設立高級別改革機構的呼聲從未消失過。
為統領和協調改革全局,1980年5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由時任國務院秘書長的杜星垣兼任主任。1982年,為提高這一機構推動改革的權威,五屆全國人大決定設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由國務院總理兼任主任。當時,體改委被賦予四項任務:理論創新、設計總體方案、協調各方利益和組織試點。當年,各部委所有改革方案都要送到體改委徵求意見,經體改委協調後才能上報。
國家體改委主導了多項至關重要的改革:提出「商品經濟」,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金融制度、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城鎮住房制度、投融資制度、土地制度。
1998年機構改革,國家體改委被降格成「體改辦」,退出國務院組成部門序列,人員編制從200人壓縮到不到90人,其影響日漸衰弱。2003年3月,「體改辦」被撤銷,其職能併入新成立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但近年來,不少智囊都指出,發改委重發展、輕改革,應設立超脫於部門利益之上的、關於推進改革的專門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