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浦「一城兩翼」佈局
以建設與上海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產業集聚發展、社會和諧進步、環境舒適宜人,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江南水鄉特色的上海現代化新城區為目標,抓住上海世博會、虹橋商務區開發建設、青浦新城被列入上海新一輪重點建設的郊區新城、國家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的機遇,青浦加快推進「一城兩翼」戰略發展佈局。
所謂「一城」,即依托工業園區,在澱山湖畔建設一個產城一體、水城融合的新城。按照新城發展規劃,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口約70萬的上海西部綜合型核心新城。重點集聚發展與城市生態宜居要求相適應的、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的先進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城市服務業。「兩翼」,即依托虹橋商務區發展商業商務和現代服務業的東翼和利用天然湖泊資源發展湖區經濟的西翼。東翼重點發展總部經濟,特別是集聚發展結算中心、採購中心、會展中心、大型專業市場等現代服務業項目,努力打造承載虹橋經濟新功能的具有國際水平的商業商務集聚區。西翼重點加快發展體現現代休閒產業發展趨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旅遊度假、會務會展、生態居住等產業,以及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
西虹橋商務區
虹橋商務區是上海市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標誌性區域之一,也是上海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點區域,依托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將建成上海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新平台、面向國內外企業總部和貿易機構的匯集地,是服務長三角地區、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高端商務中心。虹橋商務區涉及長寧區、閔行區、嘉定區和青浦區四個行政區,其中涉及青浦區的約19平方公里範圍即為西虹橋商務區。
西虹橋商務區作為虹橋商務區的主要功能實現區和重要組成部分,將與虹橋商務區一道成為上海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標誌性區域之一。而作為青浦區委、區政府「一城兩翼」重大發展戰略「東翼」的承載者,西虹橋商務區不僅將成為青浦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引領者,更是青浦區加快產業轉型、提升產業結構、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是青浦區服務上海、加快「四個中心」建設、聯動長三角發展、輻射亞太地區的重要平台。
西虹橋商務區規劃範圍東起小淶港,西至G15沈海高速,北起G2京滬高速,南至G50滬渝高速,是虹橋商務區內最緊鄰核心區和交通樞紐的區域。作為少有的、集聚了大量國家級資源的區域,西虹橋商務區集聚了國家級會展項目——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國家級教育平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兩大國家級平台,並將積極引進、建設其他符合區域產業發展方向的國家級交易平台。與此同時,區域內的蟠龍古鎮也是86平方公里虹橋商務區內唯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劃定為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區域。
根據西虹橋商務區「以會展為中心、以商務為主、商業為輔」的產業發展戰略,將着力打造七大功能區塊:
1、國家會展中心以及配套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以大型國家級國際綜合性會展為主導,專業型會展為基礎的會展服務業,並在周邊發展酒店、賓館、高端辦公與商業等服務於會展以及虹橋商務區的商業商貿相關產業,努力打造成國內外最具規模、最具水平、最具競爭力的會展綜合體和地區商業中心。
2、總部基地。依托國家會展中心,集聚行業領先的貿易組織機構總部、貿易營運型企業總部以及綜合企業總部,着力打造成為中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商貿活動中樞區。
3、現代金融服務業集聚區。位於總部基地範疇,重點發展支付結算和投融資服務領域的金融服務企業,着力打造高端現代金融服務業集聚區。
4、蟠龍文化休閒集聚區。以蟠龍古鎮區為主題,構建蟠龍文化休閒商業區,為整個西虹橋商務區乃至整個虹橋商務區提供文化休閒支撐。
5、創意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以電子商務、互聯網經濟、商業設計等為主要內容的創意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西虹橋創意產業園區。
6、南部特色居住產業集聚區。依托現有高檔別墅區的優勢資源,重點開發高質量的地標性樓盤、配套國際級主題會所、社區文化藝術中心、星級酒店、社區綜合商業、學校等,打造為集休閒、娛樂、旅遊、購物於一體的上海西部地區標誌性的低碳示範國際社區。
7、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以下簡稱北斗西虹橋基地)。北斗系統建設及其應用產業化發展,是國家打造國際競爭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創新戰略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必然選擇。該項目將構建北斗產業技術高地,推動北斗智慧城市應用示範工程,成為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助推器。目前,北斗西虹橋基地成功落地,並被列入上海市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的兩個重要的產業基地之一,同時,我區也已被增補為上海市導航產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2013年6月,總裝備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為西虹橋商務區「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礎」揭牌。
澱山湖新城
青浦澱山湖新城規劃總面積為119平方公里,規劃人口規模為70萬人,建設用地規模為85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120平方米/人。
依據《上海市青浦區總體規劃優化(2009—2020年)》,澱山湖新城修編、優化方案重點突出了「產城一體、水城融合」理念。
澱山湖新城位於大虹橋西側,是大虹橋樞紐輻射區直接受益者之一。大虹橋為之帶來良好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產業驅動,並將青浦的一小時經濟圈擴大到長三角,兩小時經濟圈擴大到華東主要中心城市,六小時可以與北京對接——這一切都意味着澱山湖新城在居住和商務的便捷條件上有質的提升。
通過「一心三軸三區」的合理佈局,澱山湖新城有效提高了各個片區的互動性。「一心三軸三區」以青浦老城為紐帶,連接大虹橋和澱山湖區域,實現產業發展與城市服務融合,形成東西聯動、協調互動的總體發展格局。
【一心】
青浦城市中心。
【三軸】
功能拓展軸:有效聯動高新技術園區。
城市功能軸:沿澱山湖大道對接大虹橋。
文化休閒軸:沿澱浦河區域拓展服務功能。
【三區】
休閒新區:集生態休閒、文化創意、特色旅遊、宜居樂活於一體。
知識新區:集高新型製造、研發型總部、生態型園區於一體。
商貿新區:集旅遊購物、展示博覽、休閒娛樂、餐飲於一體。
趙巷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趙巷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即趙巷商業商務區,於2003年11月正式啟動建設,2005年被市政府確定為首批啟動的9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之一,2012年1月,被市政府批准為首批10個現代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域。
2012年趙巷商業商務區共實現銷售額29.54億元,上繳稅金1.42億元。2013年上半年,共完成銷售額19.8億元,同比增長38%;上繳稅金7624萬元,同比增長16%。
到「十二五」期末,趙巷商業商務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0億元,確保完成完成銷售額70億元,實現稅收5億元;力爭完成銷售額100億元,實現稅收6億元。
環澱山湖休閒旅遊度假區
環澱山湖休閒旅遊度假區,以上海第一湖,面積達62平方公里的天然淡水湖泊——澱山湖為核心組成。環湖散落着享譽盛名的朱家角古鎮、上海大觀園、東方綠舟、上海太陽島、陳雲紀念館等5個國家AAAA級景區;有太陽島俱樂部、鄉村國際高爾夫俱樂部2個國際標準高爾夫球場;有環湖步道、西郊濕地公園、華醫澱山湖療養院、各式鄉村旅遊和度假村,更有享譽滬上的上海美帆遊艇俱樂部。觀光和休閒設施齊全,古今氣質交融,是上海地區極負盛名的旅遊區。環澱山湖休閒旅遊度假區不僅是國家水利風景區,2009年9月還被評為上海新八景之一——澱湖環秀。
軌道交通17號線構築青浦新經濟走廊
規劃、建設的軌交17號線是上海市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方便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命脈,是中心城向青浦新城地區輻射的放射線,也是「十二五」上海市重點推進的重大基建項目之一。
軌交17號線是青浦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經濟走廊,它串聯了虹橋樞紐、虹橋會展中心、徐涇鎮、趙巷鎮、青浦新城、朱家角等重要地區,是拓寬青浦「東西發展軸」 為「東西發展帶」、加強南北聯動、對接城市中心區的重要軸帶。
軌交17號線對於青浦區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推動作用,對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有着重要意義;軌交17號線為澱山湖新城建設帶來新的機遇、帶動沿線街鎮經濟發展,可以稱之為青浦區的「生命線」。這條橫貫青浦「一城兩翼」的交通大動脈,將構築串連起青浦新「經濟走廊」:一來,軌交將迅速集聚巨大人氣人流,產生郊區和中心城區的同城效應;二則,「站點經濟」與區域城鎮化、城市化建設進程結合,站點建設與周邊產業提升、交通線路、城鎮建設等互為支撐,帶動沿線城鎮、城市的發展;其三,軌交是新型現代化交通,有利於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質量提升。
軌交17號線西起東方綠舟,東至虹橋樞紐,沿線共設13座地鐵車站。青浦境內線路全長33.5km,其中地下線長14.32km,高架線長18.29km,過渡段0.89km。青浦境內共設有12座車站,其中高架站6 座、地下站6 座,高架站從西向東分別為東方綠舟站、朱家角站、趙巷站、嘉松中路站、徐涇北城站、徐盈路站,地下站從西向東分別為澱山湖大道站、漕盈路站、外青松公路站、匯金路站、蟠龍路站、中國博覽會北站。全線設徐涇車輛段1 座,朱家角停車場1 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