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野秋:「抗日神劇」未反思戰爭本身。
深圳著名文化學者、劇作家胡野秋在接受訪問時說,「抗日神劇」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虛幻的產物,完全沒有任何對戰爭過程的反思和探索,也沒有對和平主義價值的表達和堅持。
胡野秋說,「抗日神劇」是簡單地將戰爭所帶來的對立和仇恨文藝化、臉譜化,從而沒有從人性的高度去詮釋戰爭對人類文明和生活造成的創傷;「抗日神劇」只是一種自我幻想式的文藝作品,只是情緒宣洩的產物,但產生的影響將特別惡劣。他認為,「抗日神劇」的起點,實際上是早期一些將戰爭幽默化、去神聖化的作品,只不過,早期的幽默風格作品,在情節上還不是很誇張,所以未有引起大眾的關注和討論。
胡野秋認為,戰爭題材的文藝創作,尤其是影視劇創作,應當集中在兩個層面:第一,是對侵略與反抗主題的刻畫;第二,是從和平主義和反戰的人性本能角度去描繪戰爭帶來的影響。例如戰爭的悲劇感,對戰爭的憎惡感等等。他覺得,中國有關中日戰爭題材的影視劇,不少作品,只達到了第一個層次,而缺乏對和平主義的深入理解和體會。
「將戰爭中的所有主體都還原為人」,這是胡野秋對戰爭文藝作品的一種定位。他覺得,哪怕是對侵略者的刻畫,也應當從這個角度去展開——即在戰爭中,人性與獸性的一面是怎樣轉化的。他特別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2013》為例,指出這部反映蘇德戰爭的電影,最大的看點就在於:將蘇軍和德軍,都從人性的角度去刻畫,還原為「人」的概念之後,觀眾對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理解,已經不是硝煙和槍炮聲,而是落腳在人的內心被戰爭擊打之後的狀態。
胡野秋特別指出,「重結果、輕過程」的思維蔓延到影視劇創作中,造成了這樣的一種視頻格局:人們透過銀幕,知道中國贏得了戰爭,但是卻不知道這個「勝利」二字背後的代價、過程是甚麼。在胡野秋看來,這不僅僅是對歷史的無知,根本上就是一種反歷史、反智的思維。
「找到人性最大的公約數」——這是胡野秋對戰爭歷史題材影視劇創作的一種思考。只有找到這個最大的公約數,才能夠以影視劇為媒介,傳遞出和平主義的期盼和友愛友好的真切主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