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南北直通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3冠名教授猛料 科大高研院增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2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科大高等研究院邀得多位學界翹楚加盟。左起Gunther Uhlmann、戴自海、陳繁昌、Christopher A Pissarides、鄧青雲。 黃偉邦 攝

OLED之父諾獎經濟得主知名數學家各獲3,000萬資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研究可推動院校發展,更能提升整個社會水平,不少城市及院校近年均加大力度進行研究,香港科技大學亦不例外。該校昨日舉辦高等研究院冠名典禮及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並宣布邀請到3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學術翹楚加盟科大,包括「OLED之父」鄧青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及國際知名數學家Gunther Uhlmann,每人將獲3,000萬元的配對基金進行研究。另外,該校尚有一席冠名教授,正在放眼全球尋覓人選。

除了舉辦高研院冠名典禮外,科大昨日還舉辦了冠名教授席就職典禮。3位冠名教授各自從不同地方獲邀而來,當中包括高等研究院東亞銀行教授鄧青雲,被譽為「OLED之父」,是美國物理學會院士及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現為美國羅徹斯特大學Doris Johns Cherry化學工程教授。

續放眼全球覓一冠名教授

另一位則是高等研究院蘇海文及蘇包陪慶教授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他是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現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系Regius教授及塞浦路斯大學歐洲研究教授,主要研究範疇包括失業經濟學、勞動市場理論、勞動市場政策及經濟增長及結構性變化。

高等研究院思源教授Gunther Uhlmann則是國際知名的數學家,現為華盛頓大學Walker Family冠名教授,致力研究逆算問題、造影、微局部分析及偏微分方程,研究成果已應用在物理及醫學造像。他亦對隱形技術進行研究,是提出於靜電上應用轉換光學的先驅之一,屢獲國際殊榮。

3位教授將主力於研究工作,每人將3,000萬元的配對基金進行研究,另外,該校尚有「趙氏廷箴懷芳基金會」一席冠名教授,正在放眼全球尋覓人選。

獲馬會捐7,100萬 建實體大樓

科大自2006年起已設有高等研究院,以推動研究協作、舉辦科普及通識講座、推動亞洲以至全球的學術發展為目標。今年科大更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捐7,100萬元,建立實體大樓,並將研究院冠名為科大賽馬會高等研究院。

該大樓樓高5層,有研討廳、演講廳、辦公室等設施,並採納環保設計,包括設置智能室溫調節系統,每當房內有窗戶打開,空調便會自動停止運作,減少耗電;大樓亦以玻璃作外牆,有效引入天然光,打造節能學術空間。

校長陳繁昌對多個捐贈者表示謝意,又指該校自創校時已一直獲賽馬會支持,至今已獲捐超過25億元。香港賽馬會副主席葉錫安表示,科大的教研成就出眾,備受國際認可,是馬會多年來參與眾多教育項目其中一個最自豪的捐助項目。

相關新聞
3冠名教授猛料 科大高研院增光 (2013-11-28) (圖)
浙大港大建傳染病聯合實驗室 (2013-11-28) (圖)
理大表彰6內地學者 (2013-11-28) (圖)
教局料未來5年國際校學額需求增 (2013-11-28)
內地升學全攻略:善用「校長保送」 升讀內地名校 (2013-11-28)
劍橋梁札記:離開「安全區」擴闊新視野 (2013-11-28)
香港博士獎學金系列:抗癌藥「誤殺」紅血球 龍之女「尋兇」鈣離子 (2013-11-19) (圖)
港校科研水平高 畢業就業不明朗 (2013-11-19)
小特寫:內地生來港屬良性競爭 (2013-11-19) (圖)
傑出華人科學家講座下周舉行 (2013-11-19)
諾獎得主中大談持續發展 (2013-11-19) (圖)
謝凌潔貞赴魯考察體驗上課 (2013-11-19) (圖)
普通話聊天室:「行」「走」之意 粵普有異 (2013-11-19)
海外升學秘笈:海外升學新趨勢 學生心態有轉變 (2013-11-19)
製「自摺疊DNA」標記 浸大生國際賽奪銀 (2013-11-14) (圖)
教局查居深港童就學意向 (2013-11-14)
劍橋札記:劍橋書院制 學生雙重身份 (2013-11-14)
兩地科研協作:化學物積聚傷身 浸大析毒研「解藥」 (2013-11-12) (圖)
常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2013-11-12)
先測人體容量 定安全界限 (2013-11-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南北直通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