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字在粵語和普通話各有不同念法,詞義既有相同也有不同。
粵語「行(hang4)/(hong4)」和普通話「行(xng)」
1. 古代指道路:啟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 跟旅行有關的:行李、行裝。
3.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
4. 流通,推行:行銷、發行。
5. 做,辦:行醫、行禮、行兇。
6. 表示進行某種活動:另行通知、即行查封。
7. 將要:行將……、行及……。
「行」在粵語中無論書面性的或口語化的表達,都可以使用。而在普通話則只用於書面性的表達。上述詞義和用法都是書面性的。
粵保留文言用法 普用口語化
表示「移動/挪動」時,粵語保存了文言性的用法「行」,普通話就用口語化的「走」,例如粵語句子:「個鐘唔行苤C」「呢步棋行錯驉C」分別對應普通話為「鐘不走了。」「這步棋走錯了。」
表示人或鳥獸用腳交互向前移動,書面性的詞,粵語和普通話都用「行」:「步行」、「旅行」、「人行道(粵語說行人路)」。口語化的詞,粵語還用「行」,但普通話就要用「走」。例如粵語「行路」、「馬唔行苤v、「行運」,分別對應普通話為「走路」、「馬不走了」、「走運」。
不過,普通話也有不用「走」的,例如粵語「行得埋」、「行雷」、「行差踏錯」、「行街」,分別對應普通話為「合得來」、「打雷」、「一差二錯」、「逛街」。 ■資料提供:一環教育
http://www.globalfirst.edu.hk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