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前日收報4,017點,升23點,13年來首次升穿4,000點大關。有市場人士將目前納指凌厲表現,與10多年前科網泡沫時比較,不過有分析指,目前納指仍較2000年歷史高位低1,000點,而且其成份股變得更多元化,不再局限於科技股,這亦反映全球經濟格局的轉變。
納指近期升勢並非只靠思科和甲骨文等大科企股價支撐,表現亮眼的包括全年累升284%的媒體公司Netflix、累升256%的電動汽車生產商特斯拉,以及使用科技出售產品和服務的醫療保健公司。數據顯示,傳統科技股現時只佔納指比例的45%,遠低於1999年的66%,醫療保健股的比例則由1999年6%增至14%,消費股大增近12個百分點。
有市場人士對納指升勢感到疑惑。資產管理公司Richard Bernstein Advisors行政總裁伯恩斯坦表示,納指只由少數股份推升,但這些股份的盈利並不足以支持高股價。他認為納指投機成分太濃,純粹因超超低息環境,令這些投機性股份被炒高。
然而,金融資訊網站MarketWatch的赫爾伯特認為,投資者不應將現時納指與當年科網泡沫相提並論。他列舉出市盈率、周期性調整的市盈率、市淨率和市銷率4個估值機制,均反映兩者相差甚遠。
■《華爾街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