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嫦娥探月技術惠民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2-0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在長三乙火箭的攜帶下準備升空的情景。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中國耗巨資發展航天技術,近日更發射嫦娥三號勘探38萬公里外的月球,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探月工程似遙不可及,但舉目逾千種中國新型材料中,有80%以上都是在航天工程牽引下研發而成,而從生產木糖醇、壁紙的設備,到新型消防技術,以至治理霧霾的零排放航天燃燒技術等等發明,便不難發現航天科技與改善民生息息相關。

 探月工程高級顧問欒恩傑表示,「『嫦娥三號』任務帶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最終受益的終是老百姓。」目前嫦娥三號任務中採用很多新技術,各個產品研製單位都在申請專利。

 欒恩傑舉例說,月球白天和黑夜的溫差大致為攝氏300度左右,這意味着嫦娥三號所用的材料必須達到這種溫差要求,所以任務帶動了材料研究。此外,無人月球探測需要精準的控制,就需要非常好的探測、敏感、控制等器件,對電子器件技術發展有着非常大的促進。

火箭新技術 可治霧霾天

 人們感歎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嫦娥三號時壯美的畫面,卻不知道這些高科技含量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早已在民用領域大顯身手。工廠排放的含硫、含硝是造成霧霾的重要因素,火箭發動機燃燒技術研製的燃燒爐能有效地控制有害物質向大氣排放。

 火箭發動機核心裝置是渦輪泵,航天科技人員將航天渦輪泵技術應用在消防泵上,防止森林大火。

太空人用品 抗肌肉萎縮

 令人驚訝的是,發射嫦娥三號的火箭每台主發動機上都有三千多道焊縫,要經歷溫差、震動、輻射的嚴苛考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應用焊接的絕技生產出大型結晶機、反應器,廣泛應用於食品領域,生產出木糖醇、山梨醇等,讓百姓的生活更有滋味。

 不僅是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的太空專利產品技術也惠及民眾。國家863項目有效防止空間站航天員肌肉萎縮和骨流失的按摩儀,就是為太空人抗骨丟失、抗肌肉萎縮的技術成果,目前已部分應用於長期臥床病人的治療。此外,太空高能食品、太空人飲用水標準的淨水器和飲水機等成果,也將投入市場。

相關新聞
日抹黑識別區不負責任 (圖)
國防部四點回應摘要
外交部答拜登訪華:冀中美加強管控分歧 (圖)
拜登:東海識別區 美日步調一致 (圖)
日國安會將設英美熱線
韓擴識別區 本周定案
粵企工資協商制望突破 (圖)
《決定》這樣說:
省總工會主席:「自己人」掛帥增談判能力 (圖)
「屁股坐兩邊」 工會難維權
資源稅改革提速 防「礦竭城衰」 (圖)
美媒:中共嘗試大膽應對挑戰
政治局:明年著力增強內生動力
卡梅倫:赴英商務簽證一天搞定 (圖)
花絮:「英國首席推銷員」現身交大
中英簽航天備忘錄 (圖)
俄紀念習仲勳百年誕辰 (圖)
話你知:習仲勳與蘇聯的淵源
遼寧艦編隊南海訓練 考驗反導反艦反潛 (圖)
紓國內債務危機 烏總統抵華求援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