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東涌通往深圳前海和珠海、澳門等地車程不過20分鐘。
政府計劃進一步發展東涌為人口倍增的新市鎮,配合周邊多項基建項目,發揮東涌「橋頭經濟」效應。
東涌雖遠離香港市區,但卻有鄰近珠三角的地理優勢,港珠澳大橋及多項大型基建落成後,屆時由東涌通往深圳前海和珠海、澳門等地,車程不過20分鐘,有利粵港經貿文化合作。因此,政府有意把東涌變身成為集商務、會展、旅遊、零售於一體的「橋頭經濟區」,配合區內130.76公頃仍未開發土地,促進經濟發展,為本區以至香港提供大量就業機會。
港珠澳大橋落腳點
事實上,早於1994年開始發展的東涌,規劃日趨完善,已成為香港新商業和居住中心,出名樓盤有映灣園、藍天海岸及影岸.紅、東堤灣畔、現發售中的昇薈等。而且,東涌貼近機場,受惠其配套完善的鐵路和公路網絡連貫本港其他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有利聚集商業活動,有條件作為鄰近地區的商業補給和後勤中心。
財團高價奪商業地
另一方面,大嶼山擁有迪士尼、天壇大佛、昂坪纜車和大澳等景點,亦促使東涌成為本港旅遊重點區域。事實上,今年3月截標的東涌第3A區商業地,最終便由區內東薈城發展商合組財團(新地、新世界、恒地、恒隆及太古地產,各佔兩成權益 )以23.28億元高價投得,樓面呎價約4,314元,較估值上限高出43.8%。
據了解,該地皮很大機會作商場發展。 太地稱,項目將提供熱點給予本地居民及遊客。新世界亦稱,東涌旅遊設施及配套日趨完善,料地皮可產生協同效應,大幅提升商業價值。
據太地截至今年9月30日數據,以特賣場為主的東薈城名店倉出租率100%,零售銷售額按年增長16.5%,為旗下增幅最高商場,反映東涌商業潛力優厚。
|